先吐槽一下这个片名,电影英文名《Moana》很直白,就是讲一个名叫莫阿娜的人的故事,可偏偏就翻译成了半土不洋的《海洋奇缘》,总是要带上奇幻、奇缘的字眼,才能给整个电影定下基调。

我们是来看电影的,又不是来探奇的。

电影很欢快,故事背景是热带海岛和海洋,阳光明媚的海岛风光和湛蓝的海水,画面美的不要不要的。萌宠小猪和公鸡憨憨功不可没,为整个电影增色不少,基本挑起了负责搞笑的大梁。试想莫阿娜和毛伊在海面上的场景里,要是没有公鸡憨憨做点缀,多少还是有点乏味。

主角莫阿娜是海岛上酋长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去海边玩,对海洋充满向往。在这个童话故事里,她被海洋选择为拯救海岛的人选,不知为什么,我就想起了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中“从小与火结缘”的梗。这个与海洋结缘的女孩子,从一个不会驾船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带领族人重新启航的舵手。

这在现实生活里,就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莫阿娜

每个人在十几岁的时候,都曾经胸怀大至,总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据说这是中二病的症状之一,在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期,都要经历这个迷茫的找寻自我的阶段。不断发现想象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差距很大,甚至抱怨自己长久以来都是一颗没有被发现的金子。正如莫阿娜心中所想一样:“我不应该跟父母一样,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我却不认为这叫中二病,叫做“中二梦”才对。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项实验结果,成为了教育学界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随意抽取了一组一年级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经过特别的测试和鉴定,具有学业上的无限潜力,是可塑之才。在此之后,师生们都对这组学生另眼相看,他们自己也无形中自信倍增、分外努力。后来,老师们发现这组孩子果然表现突出。而这些孩子不过是随意抽取的,并没有什么测试,是因为老师和孩子们内心强大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的发生了作用。

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属于上课睡觉下课撒尿,一言不合就拎凳子打架的所谓差学生。那时候听同学说,他以前成绩还可以,他跟要好的同学说过:“我爸跟老师说,我这成绩没有希望,他看我也不是学习的料,要送我去当兵了。”现在回头想想,如果当年他爸和老师换个说法,或者他是罗森塔尔实验组里的一个孩子,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莫阿娜,有些被扼杀了想象的翅膀,有些被赋予了飞翔的翅膀。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家庭和学校是引导孩子们发掘潜能的关键。

每个教育者都是毛伊

半神毛伊,身上有着会动的纹身,他该有多孤独和无助,才需要跟他的纹身说话。虽说他拎着鱼钩就可以变身,但跟我们拎着金箍棒的孙大圣比还是弱爆了。不过,他跟大圣一样,也经历了被蛊惑、被误解,又重归旧业与恶魔斗争的历程。

毛伊爱着人类,他本希望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为了人们的欲望和期望偷了女神的心,最终弄巧成拙,成了人们心中的恶人。

每个教育者,包括老师、家长都是毛伊,他们心里爱着孩子,却往往过于苛责和严厉,抱着一片“一切为了孩子的”丹心,却总是换来孩子的不解和抱怨。

所以,不要像毛伊一样想当然:“我应该是人们心中赞扬的半神。”而是像他对待莫阿娜一样,陪伴她,亲身教她,听她的意见,跟她一起实现她的中二梦。

那一颗被偷走的绿石头,特菲堤之心,证明善恶只是一念之间的距离。

教育者毛伊们,孩子们是天使还是恶魔,就看你怎么对待每一颗特菲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