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印度电影在中国不断掀起冲击,时下国内院线正在热映的《摔跤吧!爸爸》,是印度老戏骨阿米尔·汗的又一力作,是对印度宝莱坞传统的又一颠覆。
 
曾经是印度摔跤冠军的马哈维亚,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而谋生养家。希望有个儿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四个女儿的出生让马哈维亚放弃了冠军梦。
 
因为女儿的一次打架,马哈维亚意识到“金牌还是金牌,男女谁拿都一样”,吉塔和巴比塔不再做任何家务,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她们只有摔跤。而这,改变了她们一生的命运。
 
“村里人会怎么说?”“管他们说什么。”
 
“丫头受伤了怎么办?”“那就治好她们。”
 
“钱从哪儿来?”“不知道。”
 
即使桎梏重重,马哈维亚这一次不会再放弃。全家人忍受着不理解和嘲讽,吉塔和巴比塔过着与其他女孩完全不同的而生活,每天的训练让她们浑身疼得睡不着,忍受着班里同学和村里人异样的眼光,甚至被迫剪去长发留着寸头,穿着男性服装在摔跤台上竞技。
 
最终结局是完美的,大女儿吉塔为印度夺得了英联邦55kg级比赛的金牌,完成了父亲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最后一摔的背部着地,是努力了这么久的一记肯定,是挣破重重桎梏下的胜利,更是印度摔跤历史的重新书写。
 
影片利用了第三者视角讲述故事,这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惯用手段,有利于叙事的客观与真实,故事主体遵循电影的创作法则,不停地制造兴奋点带动观众情绪。
 
这部影片自播出前就开始引起众多讨论量,国内对印度电影的接受程度较高除了创意等原因,不能否认的是中印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更是体现了一个涉及到如何对待家国情怀、女性地位甚至个人理想等的发展中国家民众的意识问题。
 
很多观众表现出于影片中妻子相同的反应“不要因为一己之私毁了丫头们的人生”,质疑马哈维亚作为父亲,用父权逼迫女儿做不喜欢的事情,难道不是自私吗?没错,是自私,他自私在想要拿一块世界级比赛冠军的金牌。但从这种自私中体现出来的我认为恰恰是如山的父爱和对国家的大爱。
 
影片中两个女儿抱怨父亲的严苛,而刚嫁为人妇的新娘却说:“我倒是希望上帝给我这样一个父亲。”因为她甚至连这样父亲身份的关心都未曾有过。
 
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当做家庭附属品,十五六岁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男子过着繁杂而艰苦的家庭主妇生活。马哈维亚引导女儿进行摔跤训练,彻底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这恰恰是在女性没有机会的时代条件下的新选择。“他为你们遮风挡雨,他为你们忍辱负重,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有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这正是父爱的体现,是隐藏在父权下的父爱。
 
吉塔决赛前父亲的一番话:如果你赢了,并非自己胜利了而已,而是会有几百万个女孩跟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你不仅是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这是父亲第一次跟女儿说出心里话,其实更是与社会抗争的体现,为印度所有的女性发声。
 
也许你会说电影自始至终都在讲“爸爸”而不是“女儿”,与其说是在为女权发声不如说是在称颂英雄主义,而你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恰恰是在表现事实。
 
阿米尔汗曾说:“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是我们进步的第一步,没必要为自己祖国被放在聚光灯下羞耻,应该羞耻的是我们的国家在哪一方面还有欠缺。”《摔跤吧!爸爸》是部有诸多余味可供回想的电影,是一部再次将印度“置于聚光灯下”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