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院线热播的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标志就是微信朋友圈里,忽然增多了有关影片的评论。原创或者转发,都代表了一种情绪的表达。有的人热烈追捧,有的人极度贬斥。幸好,我也在孩子陪伴下走进影院,重温那个年代的故事。但囿于目力所限,只能简单地读出善良。觉得“善良”,依然是《芳华》打动人心的底色。

有位编辑朋友援引剧中旁白说,一直不被善待的人,才能看到真正的善良。我想说的是,善良一直就是人性中最为强大的基因,哪怕人类如何进化,都不曾遗失不曾改变不曾变异不曾重组,其他遗传再怎么猖獗,也不能搬倒善良的椅子。

证明何在?就在《芳华》不断推进地叙事中——

刘峰是《芳华》打造的一个好人,堪称一位活雷锋。他自己钻研并修好了店家因名贵而不敢修理的战友的手表,自掏腰包为办喜事的战友制作沙发,为不爱吃饺子的南方女兵煮面条,而争着吃食堂煮烂了饺子,即便是猪跑了这样的琐事,都有他帮忙追赶的身影,尤其是他隐瞒何小萍的家庭出身,帮助她参军入伍……他身上,到处闪射着与人为善的光芒。

何小萍因父亲问题受到连累,母亲改嫁又得不到继父关爱,特别渴望文工团的温暖。可是因为她想照一张军装照寄给父亲,在自己军装还未发下的时候偷用了林丁丁的军装,却遭到了林丁丁等人的嘲笑与挖苦。一个本来可以理解的动机,成了与人为恶者紧盯不放的疮疤。即便在这个时候,影片还是用来自首长和其他战友的制止,传递出对恶行的厌恶。

“触摸事件”是直接改变刘峰命运的转折。一个学雷锋标兵,一个总是抢着做好事,总是无微不至关心战友的人,就因为荷尔蒙冲动下导致的一次纯真爱慕的表白,被想撇清关系的林丁丁引向了流氓猥亵的尴尬。最终,他被发配到部队伐木连,尔后就参加了那场记忆犹新的战争。不论是刘峰调走的那一刻,还是在战场血肉拼杀的时候,都有何小萍牵肠挂肚,这就是人性的善良。

其实,最震撼人心的,还是若干年后,刘峰以残疾之身在海口蹬三轮为书店送书,却因违反了有关规定,被没收了三轮车。他卑微的想以一条烟打通关节,要回赖以生存的饭碗,却被联防队员暴揍一顿。这一幕,刚好被战友郝淑雯看到,她出人意料地用一句粗话痛斥打人者,责问他们“敢打残废军人!敢打战斗英雄!”把善良推到一个极致,也成了该片最大的亮点。

刘峰的遭遇,再次引出一个争议,那就是“善有善报”吗?其实善恶有报在很多时候只能看作一种心愿、一种祝福,并不是铁定的规律。不然,你就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公与委屈。但是,这也无法阻挡好人的步履,阻止善举的施行。因为好人成为好人,因为他是好人。同样,善行遭遇恶报,不是好人的错误。

时间流逝、芳华飘零,褪不去的还是善良的底色。看完影片,思绪凝滞,似乎有一种稍显压抑的感觉。但我想,如果观众还能给刘峰、给何小萍一点同情,一点好感,还能记得那代人的芳华,记得那代人在那场战争为国牺牲的宝贵生命,引出一些有益的启发和讨论,这部影片,就有值得称道的良心,尤其是在娱乐至死、秀场遍地的时候。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善良,才是青春芳华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