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他们渴望美好的音乐 
 
    那些年,他们渴望着一种精神的洗礼
 
    而那年,他来了......
 
    1979年,那是一个夏天,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作为文革后第一位来华访问的西方音乐家,他不仅带来了西方古典音乐,对刚刚走向开放的中国人来说,这更是一种西方文明的象征。
 
    虽说斯特恩的这次中国之旅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默里·勒纳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并且凭借着一流的制作和剪辑为影片赢得了198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电影。但作为观众,我姗姗来迟,在前两天才观看了这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也才了解了在中国由封闭到开放的那个时代发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感人至深的那段故事。再加上今天“重返经典”的课堂上,老师们悉心的解读,更是对这部流淌着美妙音符的纪录片的拍摄艺术有了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片中整个访中过程清晰而完整,从侧面说明了当时中国音乐人才的现状,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所以说《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它不是一部限于音乐技巧和音乐思想领域的传记片,更是对经历过文化浩劫之后的中国是如何重新开始接受现代文明和人性启蒙的一种记录,这种记录方式直接、巧妙而又不乏善意,尽管那时的中国人缺乏个性,但是一旦与新思维新文化交流、碰撞和沟通,中国人还是展现出了对新事物的渴望,更突显出勇气和潜力。这仿佛印证了一句话: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会鲜明地反映在其文化领域,而文化领域的或大或小的变化,又往往预示和迎接着一个时代巨变的开始。
 
    在片中我们看到79年时的中国人的衣着和生活场景,无可厚非,这仍是一个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有一个情景我记忆犹新:斯特恩为在上海找不到一架像样的钢琴而烦恼,我们似乎单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感受到那份焦虑和无奈。这个白发苍苍、风趣幽默、胖嘟嘟的老头儿,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他并且记住了他,在排练时他经常会演示一下,效果明显时台下人会赞同的鼓掌,他回头示意,略带得意的举止,像极了小孩,那般可爱。他在闲暇时会去欣赏中国民乐、戏曲、相声、杂技、武术、体育,观看到精彩部分会不断拍手叫绝。特别是对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很是赞赏,他说演奏时应该与打兵乓球一样,来回是连贯的。这更像是在告诉人们,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正因为演奏家用心灵去感受、捕捉和表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才使得音乐之美与和谐绽放光彩,才更使得全世界的人们能够接近音乐的灵魂,接受音乐带来的一次心灵和精神的洗礼。
 
    这个纪录片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影片善于用画面和事实语言,善于利用剪辑画面体现人性,体现隐藏在背后的不同情感。片中以18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急功近利的技巧型演奏与儿童的情感型演奏作对比,以斯特恩与中国指挥家李德伦关于莫扎特“天才”的对话,来反映一种东西文化的差异与不和谐。但即使是遭遇过大劫,普通中国人并没有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他们看起来都乐观、纯朴、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新鲜事物求知欲极强。我们不仅从这部影片看到中西方音乐巨匠的灿烂交会,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转向开放的历史心路,更重要的是通过西方人的眼光观察到中国人民浓厚的文化底蕴与顽强的生命力。
 
    其实对于西方人和逐渐远离旧时代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与心理震撼将是永恒的,它的价值肯定将随岁月流逝而显得弥足珍贵。从文化上说,文化是不断更新和演变的,需要不断碰撞与融合。对于东西方文化,业界人士这样形容:“就像一南一北的两个圆,原本互补干预,各自发展,慢慢的两个圆逐渐变大了,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两个大圆交会在一起了,发生了碰撞。接着,两个圆逐渐相交,而后相交的面积越来越大,开始了融合。”这种形容真是恰到好处,因为文革,导致中国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与学习出现了断层,但是文革后,我们重新听到了古典音乐,重新听到我们自己演奏那些经典的作品。
 
    歌德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影片中有许多小提琴家斯特恩演奏音乐作品的情节,那投入而富有激情的表情,娴熟的技巧,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他仿佛在用心灵和情感演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旋律,令人十分震撼。我觉得不管是音乐、绘画、文学,还是更多领域,都有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通,所以创作者应该有开放性的眼界和悟性,以自己的生命、思想、心灵,以及对本职的爱与热忱,跨过历史的断层,跨越国界,让创作热情击穿生命中的黑暗,照亮前行的步伐,为人们传递诗意般的温暖和感动,也许这种感动不会带来眼泪,却不代表心不在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