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经过四年精心筹备和拍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于近日上映,并引发广泛好评。影片艺术手法力求创新,从小切入点着眼书写宏大题材,以个人视角为主线充分刻画人物细腻情感,独特的叙事方式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对于主旋律电影如何吸引各个观众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如何以更为动人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周恩来回延安》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忆往昔,再现党的峥嵘革命岁月

《周恩来回延安》主要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在特殊历史时期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13年的峥嵘岁月。电影以周总理的第一视角展开叙述,再现了总理陪同越南代表团访问延安的22个小时。为了与延安群众及省委地委同志有更深入、更充分的交流,周总理坚持不住宾馆,而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住在条件简陋的南关招待所。在与人民群众的深入接触中,周总理的所思、所感、所忆无不体现出对延安发展的焦虑之情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意。得益于影片时空交叉与历史闪回的手法,重大历史事件被一一串联,高度还原了革命战争时期及新中国建设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延安的风貌。

革命圣地延安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发展状况的缩影,延安与整个国家的各个历史节点都紧密相关。电影对这一过程的再现让观众充分了解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进一步引发了观众对中国的发展变化的思考。但是影片没有陷入厚重的历史感之中,而是创新地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在表现伟人的宏大情怀、塑造伟人高大形象的同时,将重大历史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勾画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图景。这样的叙事方式更为亲切,使观众更易引起强烈共鸣,这是电影艺术创作手法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诉衷肠,总理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周恩来回延安》没有局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铺陈讲述,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再现了周总理回到延安之后与当地人民的深入交流,这样的处理使得电影真正实现以情动人。电影的创新之处在于,不追求对于伟人群像的塑造,也没有激烈的情节与戏剧冲突,而是借助历史还原和细节刻画让观众了解了总理日常工作与生活状态,充分把握了周总理细腻的情感变化,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

不论是与旧日老友的相见还是与当地群众的交流,总理始终处于一种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中。不辞辛劳带来家中父亲问候和一兜珍贵红枣的延安后生、餐桌上狼吞虎咽吃着小米饭的昔日老友、生活贫困却慷慨拿出鸡蛋为总理补身子的曹大嫂……面对这一切时,总理心中涌动着无数的情感,对于延安人民的无尽思念与牵挂,对于延安人民生活现状的无限忧心与自责,对于淳朴陕北民众的感动与感谢……无数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流淌,深深触动着每一位观众。片中的周总理反复说,“延安的小米养育了中国的革命”,总理与人民深切的鱼水之情在此展现淋漓,总理崇高的人民情怀再一次感动如今的每一个人。

重细节,对历史真实的不断追求

影片中有非常多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的细节刻画,让无数观众观影后回味无穷。比如,电影开篇,饱受病痛折磨的周总理在病榻上批阅文件的动人情景,简单几个镜头就勾勒出了夙兴夜寐辛劳工作的总理形象;与省委地委干部吃饭时,总理提出“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殷切心情溢于言表,大家情绪激动,与总理使劲握手时发出击掌似的声音;电影结尾处,周总理被问及“还会再回延安吗”时复杂神情的特写让人潸然泪下……

该片导演、特型演员刘劲在采访中表示,各个时期的总理他都演过,但这部电影的角度很特别,电影没有大的情节和戏剧冲突,讲的只是周总理回延安22小时里内心的波澜起伏,刻画得非常细腻。细节的准确把握与刻画,让电影泪点满满,真实动人。

这样充分准确的细节把握与创作团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了尽可能真实还原1973年身患重病时消瘦的周总理形象,主演刘劲主动减肥近30斤,拍起戏来常常眼冒金星。同时,主创团队对于电影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阅整理了大量的相关历史文献,与周总理亲属、当时的陪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深度采访相关专家并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为此,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深深感动:“我特别敬佩刘劲的精神,他为这部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我也要向全剧组表示感谢”。也正是这样严谨的创作态度及对伟大历史的充分尊重,让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拿捏到位,真正让电影走进观众心里。

《周恩来回延安》以独特的讲述方式、真实的历史还原以及细腻的感情刻画收获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赞誉,是主旋律电影创作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这样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不仅经得起观众检验,也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