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当张骞这位极具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汉帝国友好使者凿空西域时,这条绵延在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为金戈铁马的征途,商旅绵延的古道,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
 
    《河西走廊》是一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河西五市联合拍摄的12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在观赏中,我们忆《使者》、瞭《通道》、寻《驿站》、觅《根脉》、塑《造像》、观《丝路》、望《敦煌》、看《会盟》、念《苍生》、掘《宝藏》。这种以国际化的拍摄视角,运用故事化叙述和电影化镜头语言,演绎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变迁,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河西走廊战略通道、生态屏障、民族纽带、文化宝库、工农业文明母体的五大历史与现实功勋的纪录电影,更对展示甘肃省特别是河西走廊五市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提高五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深远影响。总撰稿人邓建永这样描述:“这部片子一定是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片史上一部独特的、付出了太多人心血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影片,也是中国纪录片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全集观看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演员们情景演绎的很到位,摄影师的拍摄手法更是美轮美奂,加上新世纪音乐大师雅尼为此片全力打造的背景音乐,更是把我们带到历史文化河流中,感受工农业文化母体的韵味。但作为一个异乡人,我觉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解说词:“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地球上除了海洋所有的景观都在这里;这是文明的通道,世界上不同的信仰与文化在这里交流;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梦想和财富在这里蓬勃生长;这里牵动世界,这里改变中国,这里就是,河西走廊......”是这样一段段解说词使我这个原本不完全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的人心头一颤,进而有兴趣去了解去感悟去珍视那条通道上先人们留下的足迹,去和不同的信仰对话,与不同的文化交流。
 
    《河西走廊》的开篇展现的是汉武帝刘彻在宫中授权于张骞出使西域的一幕,天气虽然平静毫无波澜,但殿里的气氛是沉重的,因为他们都对未来充满疑虑,对即将面对的艰难无法揣测,这样一种严肃的情景,解说词是这样写得:“那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外的甘泉宫里,气氛不同寻常。一个使团即将出征,朝廷侍从官张骞郑重的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这一年他们都很年轻,刘彻十九岁,张骞27岁。对于距今2100年前的这个帝国来说,西域无疑是个风险重重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事,当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这次出行,就注定被载入史册,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从开篇来看,解说词的力量很强大,它更像是一个引子,引领我们去探险古文明,去聆听关于河西走廊的故事。
 
    众所周知,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便于观众一目了然。而《河西走廊》的每一篇解说词更像是一个传唱的乐者,每到一处都向人们弹唱历史悠久的丝绸文明,谱写华夏文明的绚丽篇章。“弹指间,沧海桑田;一霎那,转身前年”,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可是文明、历史、文化一直保留在后人心间。
 
    朱景和在《纪录片创作》一书中提到:“解说词它不是为独立传播而写作,它是影视纪实艺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形式,是一种允许不完整的文体。好的解说词既不追求完整,也不追求独立,却能与其他艺术元素融于一体,共同营造综合艺术效果。”解说词伴随着画面,音乐,让我们陶醉其中,这是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解说词是对画面叙事的补充,它作为一种声音信息渠道,作为对视听传播的文学润色、对作品结构粘合、对创作主体意识的体现,无疑对纪录片添加了丰富的色泽。单纯的画面展现是完全不够的,那会使我们变的茫然无措,当然也没办法更深层次的了解史实资料,就像第一集《使者》中对“河西走廊”这一代地理位置描述的解说词,我们才能真切的感受图文并茂中的“河西走廊”是那样的壮美:“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省级行政区划。甘肃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形状犹如一只“如意”,它的中断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这条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近百里不等,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这段解说词中没有大篇幅的去介绍河西走廊沿线全部的花草树木,山河冰川,只是用画面及史实资料用全景展现给人们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截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地理环境去解说,再加上由新世纪音乐大师雅尼为此纪录片倾情创作的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迫不及待想听听下面的故事,这里的文字一点都不显累赘,这恰巧说明解说词它是个引子,引领观众去欣赏接下来的故事,它更是与其他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综合艺术效果。
 
    在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中,往往会在以人物或事件为主轴引出一个个故事,以增加可视性。解说词既具有高度概括的功能,又能进行细腻的描述。《河西走廊》第一集《使者》就是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这印证了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第二集《驿站》主要讲述了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这两个故事片中除过展示一些史实资料之外,由演员们通过演绎再现了当时的情景,通过这样一种人、情、景完美融合的形式,将与历史有关的冲突性展放在面前,特别是张骞去往西域求军事同盟的路途中经历的一些磨难,还有公元前121年年轻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的这段历史,形成一个小高潮,吸引住观众,然后再回溯历史情节,故事感明显增强。
 
    在电视纪录片中,往往是以讲故事的方法来结构整部片子。有故事情节,有冲突,有细节描绘,有情感和意境等,而这些效果都需要靠解说词与画面、背景音乐等的配合来实现,《河西走廊》亦是如此。另外,纪录片主题深刻,情感丰富,更关注人物本身,它往往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于细微处凸显它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解说词进行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此达到表现主题、感染观众的目的。《河西走廊》的解说者站在今天的时间轴上,将张骞几十年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辛苦有物质的,更有心灵的,“此前从未有过以‘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纪录片。三年前,一支充满梦想的纪录片创作团队踏上了这条古老而伟大的通道,撷取河西走廊上的绚烂瞬间,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解说词以抒情形式呈现给我们,将这些他乡友客对甘肃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这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触。
 
    总之看完《河西走廊》,感触最深的应该就是多种艺术元素巧妙结合的和谐美,让观众在画面解说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中珍览文明古道上的历史传奇,赏读这首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