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海多家影院进行点映,吸引了不少观众。随后,影评网站上出现了一大批观众自述“打脸”的过程——看之前觉得哪吒的形象丑,也不相信这耳熟能详的故事能改编出什么花样来,几乎不抱期待。没想到,在电影院里又笑又哭,看完就当上了“自来水”,叫整个朋友圈都去支持这部电影。

这部国漫为何这么“燃”?

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元素呈现上做到位,电影才有质感

作为影迷,我其实不太赞同那些打情怀分、感情牌的“自来水”行为。电影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好就是好,有瑕疵就是有瑕疵,没必要因为它是多少年磨一剑的作品或者因为创作者有多不容易而特意打高分。那些叫嚷着“国漫能做成这样真不容易,出乎意料”的声音,我认为其实是看低了我们的创作水平。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60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和上世纪80年代制作的《天书奇谭》放映,引起轰动。这两部动画有多好看,想象力有多丰富,在此不用赘述。只能说,好作品的魅力是不会褪色的,孩提时代看得起劲的片子,放到今天依然动人。

不过,一些人对国漫的态度也不难理解。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孩子们看的国产动画实在难以让人满意。多的是剧情低幼、台词单调、画面粗糙的“哄孩子”的作品,既不贴近现实生活,想象力又堪忧,有些甚至还有暴力倾向。大家一直在期待国漫崛起,让孩子们看到不输日本动画、美国动画的国产片。所以,当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7年的《大护法》和今年年初的《白蛇:缘起》这样的好作品出现,观众才会那么激动。

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我认为它担得起这种激动,因为它把中国风和中国文化元素玩得够溜。就像漫威宇宙里出自北欧神话的雷神挥舞着大铁锤,而美国队长离不开他的圆盾,道具往往体现着文化特色和文化认同。人物和道具的关系不仅仅是“拿来一用”,人物如何使用道具通常肩负着丰富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

在这部影片中,对关键角色太乙真人的道具之一——江山图的运用,就让我格外惊喜。山水画卷是中华文化瑰宝,除了用来观赏,它还能发挥什么作用?这一次,导演让它内藏乾坤,派了大用场。顽劣的哪吒因为好奇进入了山水画卷中的奇妙世界,在那里,一切山川瀑布、花鸟鱼虫都能用画笔画出,只要充满想象便不会觉得无聊。又因为一切都是虚拟的,哪吒可以在此间潜心学习法术,偶尔捉弄一下师傅,但大多数时间可以放心练习而不会造成其他伤害,安心度过两年时光。在最后的四人大战中,江山图还作为追逐打戏的所在场景,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享受。

另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中国元素是毽子。踢毽子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玩儿过。在影片中,毽子担当重任,成为串起了哪吒与母亲、父亲以及龙王太子敖丙的感情线的重要道具。当观众看到哪吒踢毽子时快乐的模样,又或是看到他因为被人误会而找不到踢毽子的小伙伴时,内心难免有所触动。可以说,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和懂得这种以毽传情的感觉。在哪吒的故事背景中,如果把踢毽子换成其他运动或者游乐项目,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

也许有人会说,用好一张江山图、一只毽子没什么大不了,但正因为在细微处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元素呈现上做到位,整部电影才有质感。

 

作为首部在IMAX影院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于7月26日登陆全国超600家IMAX影院。传统神话故事的全新演绎、炫目的中国风画面再次让观众们通过IMAX大银幕感受到了国漫新高峰的勇猛崛起。作为中国传奇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少年形象之一,此次电影中颠覆以往的哪吒形象在IMAX大银幕上一出场,就令观众耳目一新,朋克式的黑眼圈眼妆、夸张的表情、嚣张的姿势,将一个小魔王的顽劣姿态尽显,而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现的敖丙,也化身为温润如玉的龙二代。

用起承转合的故事来讲道理,而不是通过台词来“讲”道理

哪吒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要改编它,并且改得让现在的观众买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萑苇在这一版里,主要讲的是哪吒从一个令人生畏的“小魔头”在亲情、友情的感化和滋养下,成长为勇敢做自己的有担当的少年,并在生死关头吼出那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我命由我不由天!”与此同时,对过去的哪吒、敖丙的对立关系作了处理,让他们成了受到命运捉弄、但最终超越了家族情仇枷锁而共同战斗的同伴。简而言之,故事的核心便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母题。近期斩获高票房的迪士尼动画《狮子王》其实探讨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同时也把父子关系和亲情做了重点呈现。与辛巴一样,哪吒也受到了不小的委屈,并且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感到非常迷茫。但比辛巴更惨的是,哪吒一开始并不了解父母亲对他深沉的爱意,身边也没有像彭彭和丁满这样的伙伴,更不是众望所归的“王位继承人”,而是“全民公敌”。很显然,哪吒的转变难度更高,需要更合理的故事情节来推动。

影片中,哪吒魔性与人性的对抗,一步步走向柔软和坚强都有理有据,恰到好处。偶有煽情的片段,也是点到为止,而不是没完没了。在表达核心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候,前面埋下的伏笔在后面一一发挥了作用,让观众在看到人言是多么可畏,而理解与爱有时多么可贵而充满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打动人,是因为它做到了用起承转合的故事来讲道理,而不是仅仅通过台词和旁白来“讲”道理。如果讲的道理好就是好片,但也就不需要编剧去费什么心思了。另外,在影片的世界观里,一切也不是非黑即白,即使是在那些次要角色身上,也有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地方。这让影片有了被解读的空间,有了厚度。

过度追求与流行文化接轨,暴露了创作者的不自信

当然,影片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少观众提出,影片在一些笑料的设置和呈现方式上做得不好,不但让人笑不出,还让人倍感尴尬。

这样的批评不无道理。影片玩了很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梗”,比如让一个尖尖的女声为一个看似勇猛实则胆小的彪形大汉形象配音,以此反差形成笑料。这种表现方式其实在周星驰的很多无厘头电影里都有存在。头一回出现,它确实能引人发笑,但当电影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种笑料时,观众就会觉得低级且尴尬,从而产生反感。

再比如太乙真人使用密码和指纹解锁的桥段。毋庸置疑,这是现代人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因输错密码而被自动锁定也是许多人的“噩梦”,但就这样把它嫁接到太乙真人的角色行为,总让人觉得不妥。

近年来,很多文艺作品都有大量运用和穿插流行语、流行文化的做法,也确实收获了不少笑声。但与此同时,过度追求与流行文化接轨,有的时候一下子会让观众觉得很出戏,印象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创作者的不自信,同时也暴露了创作者对观众的不自信——看似是一种迎合,实质上也是一种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