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刚走出校园不久的缘故吧,对于青春片有着莫名的好感。坦诚的说,此类型片中浑水摸鱼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去看的人往往也不是为了影片本身,而是一种缅怀。 
 
    就影片而言,《匆匆那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一部优质的作品。植入广告出现的太早,影片一开头不到5分钟,就是伊利和某国产手机的特写,然后大众出场,接着又是伊利的大特写。在剧情还没有铺展开的时候直接这么生硬的把一个个品牌塞到观众面前,罔顾观众感受,实在是让人感到恶心。 
 
    片子选择的几个演员,基本上都不适合演学生,穿上校服走在校园里,他们的脸显得奇特而刻意,就像是一群不合时宜的异装癖。之前有人说《匆匆那年》是大陆版的《那些年》,从演员上就知道这句话绝对是妄言。不得不说柯震东还是很适合演绎此类型的角色的,哎,可惜了一块好材料!几位演员到了大学之后的装扮绝对好看了不止一个码,尤其是倪妮。不知道导演是为了刻意表现高中生的清纯,还是为了体现我国高考制度对于高中生的压迫,本来底子还挺不错的一个姑娘,在高中时代生生被拍丑了。那奇怪的双眼皮和诡异的腮红,或许导演是为了反映大学最重要的一课是学会化妆也说不定。 
 
    叙述上小白依旧用了最喜欢的双线叙事,让人不由自主的又想到了《一生一世》,如果说两者有什么最大的不同,估计就在于《匆匆》的本子要好太多。(额,我既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视剧,纯粹电影角度比较)说实话,所谓青春片其实就都那样,中学时代纯真,大学时代热烈,最后终结于狗血。只要你不胡乱堆砌,不简单粗暴的希望用一些所谓“历史场景”来勾起观众的回忆,基本上都差不到哪里去。不过太多导演前赴后继的做出了反例,比如……之前说到的《一生一世》,咳咳。 
 
    其实有多少人是在意银幕上的故事呢,我们不过是通过一部片子来怀念当时的自己。那时的我们乐呵呵的做着备胎,看着她的背影。替她做一些让自己很感动她却不知所以的种种。不敢靠近,不敢宣称,唯有试探,以为没有开始就不会有伤害。“我们不是男女朋友,我们只是好朋友,好朋友分什么手呢,拿什么分手呢”。很久之后,我们知道那不过只是荷尔蒙作祟,我们也明白那不过是旺盛分泌的内啡肽在脑中凭空构建出的影像,但我们依旧怀念。怀念过去不经意的勾手,怀念她若有若无的微笑,怀念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她用手遮住耀眼的阳光,身后的花竞相开放。 
 
    然而,他们终究过去了。那些不曾有过的疯狂,那些未曾犯下的错误,已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当一只脚踏出校门的时候,就应该知道,那段青葱岁月已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安慰自己的镜花水月。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么你就能体会到那些瞬间:当镜头从毕业照的师生一路摇上去,拍到晴朗的天空,微风拂动的树梢的时候;当蒙太奇通过一个篮球将时间倒回,穿过校园的林荫道,穿过拥挤的教学楼,最终定格在当初的球场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会在电影院面对两个寻常的镜头,开始抑制不住的哭泣。 
 
    不悔梦归处,只怪太匆匆。那时的我们只懂得相遇,不懂得这世上还有遗憾,错过和来不及。我们,最终沉醉在自己的故事里。 
 
    “我喜欢丁香,紫色的,白色的,我都喜欢。我喜欢你,是我的,不是我的,我都喜欢。那个春天,我会记得,你会忘记吗?” 
 
    我庆幸,自己面对这样平庸的影片依旧还有哭出来的冲动。唯有它提醒着我,我还未曾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