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悲剧
    这是一部悲剧,从一开始就是,即使片中有美好的回忆,但是悲剧不正是这样吗?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看完后特意去豆瓣看了一下,结果出现了特别有趣的现象,豆瓣评分8.8,但排名靠前的评论却对这部电影并不看好甚至有诋毁之意。
    “爱国者”“聪明人”集体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声讨主人公,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是感觉到悲哀。
    世界上还有比生命凋亡更让人无法释怀的事吗?
    刻意去强调自己所受的苦难,这难道是无视其他民族苦难的理由吗?
    同样是受害者,于心何忍。
 
    2、无用
    影片一开始的色调是阴暗的,夜晚,昏黄的灯光,阴冷的车站,地上的死人,给人一种压抑感。
    衣衫褴褛的少年的灵魂冷漠地宣布着自己的死亡,“九月二十一日晚上,我死了。”仿佛这件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才会对自己的死亡可以这般坦然地接受?
    他一定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
    车站里的清洁员早已经见惯了生死,像对待其他死去的人,他从倒地的少年身上找到一个空糖罐,无用所以扔掉。
    无用所以扔掉,这是他们的处事哲学,即使是生命,与他而言倘若没有价值,扔掉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被抛出的空糖罐在黑夜中旋转,翻腾,掉落在黑暗的草丛中。
    然后躲在草丛中的萤火虫飞起来了,暗红的荧光下,小女孩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清太和节子在死后终于再次团圆,他们坐在列车上,不知道这辆车会驶向哪里?
    你说,会是天堂吗?
 
    3、责任
    回忆并不全是美好的,不过色调总算开始明亮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宫崎骏一些动画电影的影子,天空,海,自然。
    倘若没有战争,没有轰鸣的飞机,没有炸弹,这一切应该是完美的。
    但回忆一开始就是在空袭中发生的,空袭下,清太和妹妹节子逃离,从他们着急却不忙乱的样子可以看出,这种袭击并不是第一次。
    清太带妹妹逃离到郊外的防空洞,回去后却发现浑身被绷带缠绕的母亲。
    他站在母亲面前,从接到戒指时他就知道母亲熬不过去了,可是怎么会这样呢?早晨还是活生生的。
    然而他并没有哭,即使是见到母亲火化后,也依旧没哭。
    很多人说他没有责任心,心性不坚定,做事不动脑,可是仔细想一下,他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他刚刚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无家可归,从此孤身一人。他孤零零地站在一旁,他将母亲的骨灰藏  在草丛中,他极力向妹妹隐藏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将所有的悲伤独自承担我们还能要求这个孩子做些什么?
 
    4、萤火虫
    萤火虫几乎贯穿整个影片,美好的时刻,悲伤的时刻。
    美好时分萤火虫发出黄色的柔光,空袭时漫天的萤火是真正的火,它们是烈火焚烧下悲苦的灵魂。
    日本文化中,萤火虫象征人的灵魂,灵魂被描述成为一颗漂浮、摇曳的火球,而萤火虫与之相似。
    这是萤火虫自身独特的蕴意,如同樱花,虽美却极易消逝。
    就像清太为节子捉得萤火虫,虽然美的不可方物,但是第二天便奔赴死亡。节子为萤火虫做了坟墓似乎也是在暗示着他们的命运。在战争下他们两个人在脱离大人后就像是萤火虫,虽然有短暂的欢愉但最终会走向毁灭。
 
    5、哭泣
    在影片中清太总共哭过两次,这两次都是被妹妹看到。
    母亲死的时候他没有哭,妹妹死的时候他也没有哭,被亲戚嫌弃受尽委屈他没有哭,偷菜被抓毒打没有哭。
    可当得知妹妹知道母亲过世的消息,当被妹妹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那单薄的身体终于无法承受那些委屈和空前的悲伤。
    他一定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抗下去,不能哭,可终究只是孩子。
    当妹妹这个最后的支柱也轰然崩塌后,他也失去了撑下去的力量,向死亡走去。
 
    6、理性
    这部影片无疑是具有争议性的,从选题,故事逻辑性上,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这并不能抵消掉这部片子的成功性。
    很多人叫嚣着施害者变成了楚楚可怜的受害者。
    那些战火中的异国的受难者们,他们难道就想要这场战争吗?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国人中极端民族主义者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矢野浩二的遭遇也不是个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这仿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劣根,这无疑是可耻的,然而现在多是此类人种。
    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日本大多数人是打 心眼里支持战争的。比如“非国民”这个词,并不是特别高等警察的专用名词,一般人也会 说“你这家伙到底还是不是日本人啊?难道日本输了也无所谓吗?难道你不希望日本获胜吗?胆小鬼!”
    这和“你不是中国人吗?替日本人说话”有什么不同?都是让自己的理性沉睡着。
 
    7、反战
    中国因为电影审核制度的原因,反思类型的影片多半是没有市场的,即使拍出来上映的几率也不大。
    娱乐至死,名副其实,中国似乎无法接受太过严肃的话题。
    相反,曾今的的敌对国,有军国主义之称的日本的,却开始对自身进行严肃的反问。
    这部电影并不是在诉苦,而是在对战争进行控诉,是对战争的发动着自身的控诉。
    然而有人看不懂却是无可奈何的。
    本片的导演高畑勋在《热风》特辑中说:
    “日本动画区别于海外的一大特征,就是描写了原子弹爆炸、战争末期等的悲惨经历。再也不要让这样悲惨的事重演,再也不要让战争发生,许多动画都致力于向孩子们传达这样的反战和平的理念。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使用动画的方法。我的《萤火虫之墓》可能也被看做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8、人性
    中日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是大多数中国人看这部电影的心理障碍,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我认为这种盲目的恨是十足可怕的,与法西斯无异。
    真正优秀的电影传递出来的哲理性思考,是全世界同行的。而一个优秀的观影人所做的是理性地看待一部电影。
    你可以恨那些挑起战争的侵略者,可以恨拿屠杀我国国民的刽子手。
    但,请不要恨那些苦难的民众。
    若能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我们都渴望和平。
    仅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彼此原谅。
    我想这应该就是人性,见到生命的凋逝就会感到悲伤,倘若对他人死亡视而不见,与那些刽子手又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