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战争片,影片取材于“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英法盟军从欧洲大陆败逃的真实历史事件本来就不怎么“光伟正”,战争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真正要表达的是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挣扎与抗争,悬疑惊悚是影片的另一个标签。

喜欢在叙事上炫技的诺兰在本片再次显示了他的功底,在他的镜头下,多线叙事与非线性叙事推进有条不紊,影片并没有刻意制造与普通观众的疏离感。影片只有107分钟,在喜欢拍长片的诺兰作品列表中并不常见,诺兰对“敦刻尔克”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做了自己的解读,宏大叙事藏于渺小个体的命运抗争之中。可能与观众期待不符,但个人觉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影片以英国一普通士兵汤米的从德军追击中逃脱开端,在翻过高墙之时,与他同行的战友纷纷中弹躺下。汤米试图反击,却被密集的子弹完全压制。在慌乱中将枪丢失,武器的消失具有象征意义,自此之后,汤米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士”,他成为一心逃离现场的普通人,“回家”成为他之后所有行为的唯一目的。海滩之上,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是“逃亡者”。他们无心恋战,每个人只想着回到对岸。

影片三条主线,与逃离战场的他们不同,英国飞行员队长、柯林斯、法雷尔分别架着“喷火战斗机”奔赴战场,他们斗志满满,主动迎敌。退伍军人道森和他的儿子皮特、船员乔治驾驶月石号应召,奔赴人人都想逃离的敦刻尔克,去接战士们回家。此刻,被保护者成为保护者的营救者。

汤米在沙滩之上遇到正在掩埋尸体的吉布森,当时他正从死者脚上拔下了战靴,此处留下一个伏笔。两人借抬担架之机登上轮船,不过很快轮船被炸沉,汤米救下了落在水中的亚历克斯三人形成了“同盟”。

空战是影片最为出彩的地方,无论是长镜头的运用,还是恢弘大气与壮丽画面融为一体的音乐,影片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电影这个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堪称流动的史诗。在第一次遭遇德军战机之时,三人紧密协作击落了战机,来不及庆祝就发现队长飞机坠毁,生死不明。

一度认为道森驾船救起的受惊军人就是他们的队长,但后来柯林斯与那人相逢的表现显示他们应该互不相识。影片对那位处于高度惊恐之中的士兵的刻画较为客观,道森待之以宽容,即使在他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之后。

在影片中,不同人物面对同样的事反应皆不相同。经历过炮火的道森与他的儿子皮特在面对明显情绪失控的那名军人时,主动奔赴战场本不乏勇气的皮特还是感到了害怕,犹豫再三后他选择插上了门,将那名随时会失控的军人关在房间内。通过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普通百姓对未知暴力的恐惧,而老练的道森即便是面对军人的暴躁狂怒也表现得淡定从容。好的影片是用细节来表现人物情绪及心理活动,烂片则是用人物歇斯底里地吼叫来表现。

影片把大量笔墨用于描述汤米、吉布森、亚历克斯三人的逃亡之路,在已经战败、放弃抵抗之后,他们在另一“战场”上继续作战,与命运进行抗争,穷尽一切努力只为“回家”。一队人躲进狭小的船舱之内,外有不断射入的子弹,内有猜忌怀疑,影片表现了人性之恶。

我们如何评价战败者?在我国一直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战败之师一直不是历史叙事的重点。即便很多诗词中会提到“不敢过江东”的项羽,项羽旗下的士兵则不会有人去注意。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对他们的描绘更能彰显人性的本质。

经过艰苦航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船齐聚敦刻尔克,端庄大方的妇人、强壮凶悍的壮年、垂垂老矣的男人,人们骄傲地站在自己船上等待命运的检阅,船的名字一一报出,这一刻让波顿指挥官热泪盈眶。

道森的一句回答十分有意思,“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发动了战争,为什么要让他们去送死?”这是道森来到这里的理由,同时也反映了影片对战争的反思。

影片对战争的残酷刻画较为克制,没有出现《血战钢锯岭》那样血肉横飞的画面,但是海滩上不断飘来的尸体、从沉船中挣扎求生的士兵,无不显示了战争的恐怖。

有人说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战争是可怕的,但面对凶悍敌人,我们不能逃避战争。影片《敦刻尔克》对战争有自己的解读,已经战败的士兵从战场撤退并不可耻,真正可耻的是对黑暗势力的屈服。大溃逃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坚持抗战到底的演说。他们输了,不,为了正义与自由,他们会与命运抗争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