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左耳》,竟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我用“竟然”是因为近些年青春片连篇累牍,已经很难让人有惊喜了。相反,这个海报上基本没有几个那些常见于青春片中的面孔,还真是挺新鲜。就演员阵容来说,《左耳》的演员阵容应该是最接近青春片设定的了,一水儿的90后,终于在脸上看到了一点青春的影子。不像某些青春片,演一演大学生还能糊弄过去,穿上高中校服就怎么看怎么别扭。当然我并不是吐槽青春片的演员老,只是观众对于她们太熟悉了,所以总是有出戏的感觉。这部作品就很好,反而是看到李珥上班的镜头让人有些不适应。
 
    不过影片开场半个小时以后就让人觉得,不对劲啊。从片名是之前的故事线来看,李珥应该是这部戏的主角。但是这个人物除了被安排了一个“分分钟替人挡刀”的设定之外,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主角的意思。你甚至很难说这部戏的主角是谁,因为每一个人物的故事分配都很平均。看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我终于崩溃了,整部戏没有一条主的线路,人物之间的交错与故事支线太多。往往是刚刚对于这个场景还是有一些代入感,镜头一转就进入下一个场景,下一段故事了。
 
    之后发现这部戏的编剧是饶雪漫,也就明白了。从一个故事到银幕上的电影,一般都要经过二次创作,第一次创作当然是原著的创作,第二次创作则是编剧和导演的创作。这个二次创作决定了故事以何种姿态出现在银幕上。然而这部戏的首次创作和二次创作都是由饶雪漫完成的。对于苏有朋而言,首执导筒希望原作者给自己把把关,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哪一个作家不是视自己的作品为孩子一般,让他对这个孩子做改造,去掉一部分以适应大银幕,这是何其难的事情。由于没有取舍,将原著的大部分情节都搬到了银幕上,故事缺乏主线也就是难免的了。
 
    退一步讲,青春片(赚钱)的要义甚至都不是讲一个好故事,毕竟故事比这烂俗,票房依旧坚挺的青春片一抓一把。青春片的主题其实是回忆与代入感,让观众通过角色的叙述找到自己的青春故事,再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影片中。《那些年》讲的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一句话都可以把这个故事概括清楚,但是所有看过的人都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年”。反观《左耳》,四角恋情,家庭纠葛。这个的母亲有是那个的妈,这个的姨妈又是那个的继母,两个仇人变成了合作伙伴,相互敌视的人最后走到了一起……先不说是不是所有人的青春都是这样,这么复杂的主线,放到小说里还能理清,但是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很难讲得明晰。要知道,很大一部分观众看电影是不带脑子的,带脑子的人都去理人物关系了,根本没有时间缅怀与代入,恐怕整部剧下来剩下能记住的就只有脸了吧。
 
    “我的左耳听力不好,如果你在我左边说话,我可能什么都听不见。”李珥的这个设定在片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却是一个有意思的点。如果影片的内容像片名一样,让一半的故事线听不见的话,或许还能成为一部除开颜之外还能有些回味的片子。说到脸,顺带提一句,五阿哥你让一个长得有点像奶茶的南京姑娘,跟一个做电商的CEO最后走到了一起,你确定你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