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无声处》开播以前,央视对这部剧的定位是——“国安现代反谍剧”看到这个消息,我陷入一阵狂喜。喜的是国产谍战剧终于不再局限于抗战了,可谓是一大突破。再加上这是“国安”的第一次荧屏首秀。所以,在开播前我心中有着满满的期待。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于无声处》开播。前几集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第一集,节奏紧凑。配乐与剪辑上都下了不小的工夫。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了出来。就算在后几集节奏放缓也丝毫没有影响这一部剧营造的紧张气氛。在这一点上这部剧绝对算得上是国产同类剧中的佼佼者。从第一集开头的旁白可以看得出来,编剧是想让这部剧走《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道路。铺平垫稳,像一篇回忆录一般娓娓道来。但好景不长,这部剧还是没能完全跳出传统的模式。感情线本应是一条副线,但它开始喧宾夺主,编剧在布置感情线的时候无疑是借鉴了我国的都市情感剧的做法。马东,陈其乾,冯书雅,汪都楠四人的情感纠葛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而汪都楠这一角色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感情线而服务,在这一设定下,感情线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当然如果是在不削弱谍战线的情况下,加强感情线(即两条主线)也未尝不可,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是此消彼长,谍战的主线被削弱了。
 
    编剧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定位是“旁观者”,所以他在剧中很快的就将敌我双方的真实身份都交代给了观众(都是通过旁白,无一例外)。这样处理,观众就真的只能像坐在戏台下的观众一般,看着国安与国外的间谍机构“斗智斗勇”而不是真正的融入到这部剧中。这就破坏了观众的一大乐趣,但是对于剧中“蓝鱼”的谍战戏份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这相较于其他大部分同类型的电视剧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在这时这部剧能结束,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事与愿违!
 
    在当年甲午海战中,因为慈禧太后挪用军费,洋务派的北洋舰队没有获得足够的经费,不仅得不到足够的训练,更甚的是在战斗中弹药严重不足,不得不使用撞击这种同归于尽的极端方式以期获得战斗的胜利。邓世昌所指挥的致远舰就是一艘勇敢冲向敌舰的巡洋舰。可惜的是,他们玉石俱焚的计划失败了,致远舰被日舰击沉,所有船员全部牺牲。
 
    仔细想想,《于无声处》与致远舰的命运还真是有几分相向。在拍到当代戏份的时候,编剧牺牲了塑造得最好的一个角色——陈其乾。“蓝鱼”时,陈其乾是一个典型的性格悲剧的人物。但是当他做了间谍之后,这点被模糊了,甚至几乎被抹杀掉了。那为什么要拍当代的部分呢?乔敬堂被抓,齐大爷服毒自杀,雅各布也收到了公司质询;马东与冯书雅的爱情也开花结果了。这应该算是一个完满的结局了。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国内并没有拍一部十几集迷你剧的经验,所以编剧也不敢妄自开这个先河。二,利益问题,《于无声处》开始想做到“严肃”,所以在时代特征上把握的很好。几乎没有任何的植入广告,唯一破坏这时代感的也只有齐大爷抽屉里那份印有冯小刚名字的报纸了。但是当剧情进行到当代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别克,蒙牛的广告,特别是别克。真是恨不得行驶在渤东街头的车都是别克的。这是片方像利益妥协了。他们充当了慈禧太后的角色。一点一点的掏空这艘行驶在谍海上的致远舰的装备。最后的结果令人唏嘘。致远舰开辟了一条谍海上新航路,但它却永远的沉下了海。
 
    《于无声处》本可以是一部很好的剧,甚至可以开创中国谍战剧的一种新风格。但它失败了。我们为此感到惋惜。但是这次有意义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