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这部影片在北影展映时,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影片结束后主创人员包括何冰老师在台上跟观众进行了互动。除了对电影和话剧艺术方面的探讨,何冰老师更是对影片公映后的票房很是担忧。
 
    事实也确实如此。作为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艺术电影,国内收获了一千多万的票房,再通过版权的售卖,据说已经收回了成本。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在当下社会的价值,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电影文本本身所传递的信息甚至还带来了关于对中国艺术电影市场发展的一些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对这部电影本身的解读以及文艺片票房的分析来对中国文艺片市场的现状做一个大致判断吧。
 
    一、《十二怒汉》各国翻拍后的异同
 
    众所周知,《十二公民》是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的翻拍,自从1957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把它呈现给世人以来,就成为了世界影史的经典。随后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翻拍。1991年日本的《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2007年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2015年中国的《十二公民》,名字虽不同,但是故事线基本相同。各国的艺术家们都从自己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荧幕上的十二个人带给了观众社会伦理方面的深度思考。
 
    1957美国原版是最经典的。整部电影带有强烈的美国价值观,整部电影从一个刑事案件,通过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辩论,从法律层面上升到社会伦理、国家责任感和荣誉的高度。
 
    而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则是深度探讨了车臣战争带给这个国家的仇恨和记忆创伤。从法理、哲学以及宗教、民族的层面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样引人深思。
 
    比较有意思的是“陪审团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产物,美国和俄罗斯从法律制度上来说是完全的“现实主义”。
 
    而作为大陆法系的国家,像日本至少在1991年是没有陪审团制度的。于是他们走了一条轻松幽默的戏谑风格。并且把剧情进行了大反转,从“有罪--无罪”变成了“无罪--有罪--无罪”。更具有戏剧性的是2009日本竟然真的将“陪审团制度”引进了本国,形成了大陆和英美的相结合奇特法系。
 
    对于2015年中国的《十二公民》,则更接近于日本的这个版本。因为从法律体系的角度来说中国完全不具备这样的司法环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荒诞的由家长组成的虚拟法庭。这个陪审团不存在任何现实意义,它更像是一场益智的“杀人游戏”。
 
    因此,我们可以说日本和中国的电影是“超现实主义”。
 
    四个国家,四部电影,虽然“嫌疑人”身份各不相同。譬如美国的是“英语都说不清楚的”少数族裔青年,俄罗斯是“车臣狗崽子”;日本则是“醉酒丈夫和貌美妻子”,而到了中国则是“富二代”。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四个“嫌疑人”都是当时社会的话题性群体。
 
    四个国家,四部电影,美俄是从法律上升到伦理、法理、种族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而日本和中国则是对国民性进行了一定的讽刺。
 
    何冰老师主演的《十二公民》,取名“公民”而不是“怒汉”。这十二个“公民”几乎涵盖了城市中的各个阶层,从本地小贩到外地保安,从房地产商到学者,从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目前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焦点话题:富二代、房地产商与小情人的、北京人对外地人的歧视等等。
 
    作为群体性的动物,在一个现代社会,如何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一致,以及如何彼此相互尊重,理性客观地探讨问题,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乌合之众”,这可能是《十二公民》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一个法治国家的基础并不在于其法律体系是否健全,而在于“民众”是否具有了“公民”意识,否则再好的法律也无法去实施,“法不责众”。
 
    因此,《十二公民》这部电影看似和法律有关,其实和法律一点关系都没有。
 
    二、中国文艺片票房的规律
 
    中国的文艺片目前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他不像欧美国家有独立的院线,固定的观众群,完善的电影市场机制。像王小帅这样为中国的文艺片喊冤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无奈和默默地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那么中国的文艺片票房到底是个什么现状呢?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分析这几年知名的文艺片(广义上的文艺片)票房,来进行一下简单的梳理,看看中国的文艺片市场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
 
    亿元档次
 
    (2014年)后会无期:6.2亿
 
    (2014年)一步之遥:5亿
 
    (2013-2015年)一代宗师:3.8亿
 
    (2014年)亲爱的:3.4亿
 
    (2014年)归来:2.9亿
 
    (2015年)失孤:2.1亿
 
    (2011年)将爱:1.8亿
 
    (2012年)搜索 :1.76亿
 
    (2012年) 白鹿原   1.4亿
 
    (2015年)万物生长:1.4亿
 
    (2014年)白日焰火:1亿
 
    (2012年)二次曝光:1亿
 
    (2012年)桃姐:7000万(加权)
 
    (2011年)观音山:6100万(加权)
 
    特殊案例
 
    (2014年)黄金时代:5100万
 
    (2013年)圣诞玫瑰:2300万
 
    千万档(含炮灰)
 
    (2014年)过界男女:1420万
 
    (2014年)推拿:1300万
 
    (2015年)十二公民:1300万
 
    (2015年)念念:1300万
 
    (2015年)闯入者:1000万
 
    (2014年)蓝色骨头:420万
 
    (2012年) 转山 :410万
 
    (2014年)忘了去懂你:210万
 
    通过以上的票房数据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
 
    1、  票房过亿的文艺片或者是大制作,或者是大导演、大牌演员参与,或者是像韩寒、徐静蕾这样有固定粉丝群的知名文艺红人执导。
 
    2、  严格意义上超过两亿以上的电影都不是纯粹的文艺片,只能说是带有一定文艺色彩的剧情片。
 
    3、  票房在一亿元左右的这个档次的文艺片都有大明星参与,或者是改编自知名IP,而且剧情大都是悬疑为主,且口碑良好。譬如《白日焰火》和《二次曝光》、《搜索》都涉及到悬疑、凶杀等剧情。而《白日焰火》更是未映先红,在柏林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
 
    4、  2012年之前像《二次曝光》、《桃姐》、《观音山》这样小成本的纯文艺电影票房表现不俗,说明当时的文艺片还是比较能得到市场认可的,现在只能说文艺青年真的都老了。
 
    5、  2014年《黄金时代》的票房惨败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它给业内人士提了一个醒:大制作的文艺片未必有大收获,文艺片的市场就这么大。
 
    6、  文艺片女神:范冰冰、李玉组合,《万物生长》、《二次曝光》、《观音山》共3.1亿票房。
 
    7、  小成本文艺片票房只能停留在一千万左右,再怎么喊冤(王小帅),口碑再怎么好(《十二公民》)都不管用。
 
    8、  文艺片的票房规律:跳跃式的,或者一千万左右,或者一亿元以上,很少存在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