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否认,《终结者》是一个经典的系列,经典的人物,经典的背景,无数经典的瞬间:红色电子眼,机械臂,以及那一句I'll be back。如果说这个系列有什么缺点,就是它对于时间线的把握。
 
    1984年终结者推出第一部,康纳把自己的战士送回过去保护自己的母亲,反而决定了自己的出生,这个时间游戏在当时看来不可谓是不经典。不过之后的几部,对于同一个时间线反复的进行涂改,每次都是回到过去,回到过去的过去,整个系列看下来,每一次都貌似改写了未来,但是下一部就会证明,上一部的战斗对于整体的未来格局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对于时间线的反复修改,也导致了除开在前文所说的标志性的画面之外,整体故事缺乏连贯性和传承性。
 
 
    我们先跳出故事中的时间,回到现实的时间线。前三部终结者捧红了施瓦辛格,也造就了这个系列。第四部《终结者2018》的时候,州长事务繁忙无法抽身,所幸将约翰康纳变成主角,结果迎来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惨淡。州长退休之后,希望重操旧业,但是几部作品都差强人意。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终结者这个系列。不过英雄迟暮,虽说阿诺肌肉不减当年,但是脸上的皱纹还是出卖了他。如果全部用特效将脸上抹平,成本也太高了,于是乎,编剧脑洞大开的想出了机器外的皮肤也是会老化的这种扯淡理由来糊弄观众。不再年轻的“终结者”,带着他的银幕经典形象,再一次开始了修改时间线的旅程。
 
    影片的前40分钟,基本上就是之前剧情的综合与回顾。当然,对于一个辉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系列,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致敬。只不过这个致敬实在是有点“饱满”的过了头,险些让我崩溃。当开货车的老头伴随着闪电出现的时候,给人一种非常熟悉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紧接着年轻的施瓦辛格的面孔映入眼帘,我彻底崩溃了。接下来看到李斯回到1984年的镜头,我几乎陷入了绝望:这该不会就是换个演员把之前的第一部重新拍了一遍吧……还好,后来事实证明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这么长时间的重复镜头,也实在是有些惊悚。
 
    咱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2018那一部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我就直接忽略掉它了。从图中的时间线就可以看出来,终结者这几部作品之间,除开都是由一个未来回到过去的,各个过去的时间点之间并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这就造成了第二部天网的计划都被挫败了,第三部的时候又能重新活过来的这种bug存在。就连约翰康纳这个角色,每一部里面都长得完全不一样。从剧情上,都是每一部开头介绍一遍背景,然后两个机器人打一架。结果呢?等到下一部的时候,换一个穿越的时间点,一切又能重头开始。
 
    看得出来施瓦辛格是不希望终结者这个系列被第三部以及2018的差口碑拖垮,所以有意重启这个系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搬出平行时间线的理论。在很多科幻的世界观里,都会涉及到时间线的重启。比如漫威里的红女巫与X战警,DC里的闪电侠,就是作者的御用橡皮擦,每到创作资源枯竭,就用这些人物的能力重新修改时间,或是在一个平行宇宙里开启一个新的故事。不过就故事体量来讲,终结者系列还远远不至于需要这么频繁的修改时间。在《十万个冷笑话里》的时光鸡就教导过年轻人:“时间是不能乱改的”。这样频繁重置时间线的故事方法,很容易让观众在同样的剧情模式下产生审美疲劳。由于时间线变化产生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坑,就只能用“机器外的皮肤也是会老化”这种拙劣的借口去找补了。
 
    创世纪这部片子,说到底就是导演故技重施的一个时间游戏。在结尾的彩蛋里,导演暗示天网仍然没有被消灭,换言之,这个系列还将继续有作品产出。至于下一次回到哪个时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在这里多管闲事的操心两个问题:一是变成液态金属机器人的州长,外面的皮肤继续老化下去也有极限,之后怎么办。二是从目前看来,每一部片子回到的剧情里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影片的上线时间。眼看着2027年也就快到了,对于“未来”的未来,不知道金牌编剧又要如何下手。
 
    想到这里,不知道导演会不会悔恨在1984年的时候,对于2027年的设定是不是还不够长远。不过这里想插一句,就在《终结者》第一部上映之后的一年,《回到未来》的第一部也上映了。在这个系列中,博士对于时间旅行的分析和架构非常清晰,逻辑严密,对于之后的穿越题材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三部曲之后,《回到未来》在1990年划上了一个句号,没有进行无休无止的时间旅行。两个同时期的系列,都是最早的一批对于时间旅行有着标志性的作品。终结者们重复的忙碌着回到过去战斗,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思考清各个时间线之间的联系,而是舍不得品牌背后的吸金能力。时间游戏,终究不过是金钱游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