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前也在农村老家看过坝坝电影,但要说第一次去影院付费看电影,还得从大学期间看的《功夫》说起,那一年是2004年。从这以后,就比较喜欢去影院看电影,不过对于学生时期的我来说,没更多的钞票,所以基本选择看的都是特效大片,追求一种性价比“值票”。

 
    出了社会后,开始大规模看电影又得从《阿凡达》起,已经2009年了,记得当年因为“3D”这种新规格,非常的好奇就去看了,加上上班的地点距离电影院比较近,所以每逢有兴趣的电影,下班后都会去看看。
 
 
    后来换了新工作,离得比较近的是万达锦华店,加上他们装修升级,搞了IMAX,然后自然的就去体验了一把,看的是《钢甲铁拳》,虽然是2D版本,但是比后来去看IMAX+3D时,给我的感觉还要好,估计是第一次体验,都比较难以忘怀吧。不过,不太记得第一次看的IMAX+3D是哪一部电影了。
 
 
    时隔11年,算是我电影院看电影生涯的五次革命,就是这次用4DX+3D,这次看的是《九层妖塔》。以前几次观影体验,对于我来说,主要是视觉、听觉革命,但是这次多了触觉、味觉。
 
    听觉方面跟看2D、3D、IMAX方面比较起来,相信不是专业人士,对比起来,并不会有太多差异。
 
 
    4DX影院的视觉、触觉、味觉,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座椅经过特殊的设计,能模拟出动感座椅震动、前后左右摇晃等动作特效,加上刮风、香气、喷雾等环境特效,让我看《九层妖塔》时,比纯看3D,效果更好。
 
 
    视觉方面相比其他格式的优势在于,就是能看到喷雾,影片中考察队发现骨骼,搬运出山洞口时,发生坍塌,一时尘土飞扬,银幕下方就跟着节奏喷雾;胡八一、王胖子以及749成员赶去怪兽袭击的小镇,遇到沙尘暴,也有喷雾喷出,完全融入沙尘暴,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过相对IMAX大屏幕来说,银幕的大小,算是一个弱点。

 
    触觉方面,主要是指座椅的震动,还有刮风。震动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镜头的走向,如影片开始时,镜头从近景到远景,会感觉到椅子跟着移动,不过这种移动比较温柔;一方面是大爆炸、怪兽嘶吼、以及枪声造成的声响,椅子的震动会比较强烈,最厉害时,真怕自己被甩飞出去。刮风效果往往是跟震动相结合的,比如坍塌、雪崩、还有沙尘暴的时,明显感觉到正面有风吹过来,还有在开枪射击怪兽时,耳后也有嗖嗖的快风声。如果有留意的话,会发现有一个吹风装置,安置在前一个座椅的背后,耳边吹风过来的装置,暂时没留意。在比较燥热的天气里看电影,遇到这样的风吹,感觉很清凉,非常舒服。
 


 
    然后就是味觉,气味似乎也分不同类型,得看具体的场景。片中有味觉的地方有几处,比如在火蝠攻击敢死队,燃化人类的时候,有气味喷出,当时还以为是旁人或者厅里突然有异味;在石油小镇,唐嫣假扮模特时,红吼大吼时,不仅有风,也有红吼吼出来的气味。
 
    其实每次体验这些高档次设备时,我的心都比较躁动,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反而看电影并没有那么专心,这次就一直在留意着,4DX能给我带来哪些享受,事实证明,4DX给我的观影感受除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还有震动、气味带来心理上的冲击,看的时候真是心惊胆战,如果是看恐怖片,我想估计会吓破胆丢了性命。不过人都喜欢刺激、冒险的,看过一次4DX,绝对会是刻骨铭心。
 
 
    因为上一部电影《王的盛宴》,对导演陆川有点印象深刻,因为这部电影是在太闷了,但片中有剧情翻转部分,而且制作水准并不差,只是可惜不对路人口味,当年票房和口碑双输,导致大家对陆川的期待值不高,可以说《王的盛宴》是陆川的滑铁卢,类似于陈凯歌《无极》、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姜文《一步之遥》等。当听说陆川要执导《鬼吹灯》,大家都是捏把冷汗,如果再看到演员阵容,更是心灰,台湾演员赵又廷,喜剧演员姚晨,傻白甜专业户唐嫣……反正是让大家感觉很害怕,因为怕把《鬼吹灯》的招牌给砸了。
 
 
    因为本人是一个狂热的大片迷,尤其是国产大片,而且从来不在乎原著。只要影片有足够的完成度,那么我就认为影片值得看,很显然《九层妖塔》我比较满意。影片里边可以看到华语特效的进步以及制作团队的诚意良心,作为一个国产电影粉,我是相当有自豪感的。对导演、演员没什么深感情,所以更容易体会到客观的心。陆川导演的作品,制作有保障,这点我是比较放心;赵又廷、姚晨的表现,其实超过我的预期,虽然不少人诟病一个是台湾腔演员、一个是喜剧演员,看起来容易出戏,那绝对是他们没用心欣赏,完全抓住一点,就再也不想用心去看,这点我对其他的演员是有过偏见的。甚至有不少人大骂剧情太差,这点让我很是疑问,到底要怎么样的剧情才是好剧情?其实一个特效大片,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剧情的设计上,一般都比较弱势,连《阿凡达》都有人说剧情垃圾,那我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