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我毫不怀疑《港囧》会拿下票房冠军。因为它在国产喜剧类型片里已足够出色,超越《泰囧》,并不逊色于《心花路放》,但从片名的易记程度以及它票房的绝对值,它还是胜出《心花路放》了,这么来看,徐峥超越了自我,并赶上了“师傅”的宁浩。
 
    好,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下这部热映中的票房新王者。
 
    影片开局,徐峥用了一种更像正片的生活化设计,透出了他想严肃讲一个故事的初衷。去喜剧化的努力在前辈冯小刚那已经有过先例,徐峥还需用更多时间去磨砺自己,至少要等到《印囧》之后他才有可能拍严肃影片了,除非他一直走商业片道路。
 
    然后片名打出,跟前期宣传时预告片系列一样的老港片大红色复古字体出现了,我心头一颤,很多老港片在脑海中如香江千帆一般快速闪过。仅从片头字体就体现了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致敬香港文化繁荣期的辉煌,包括电影和音乐。影片中不间断地出现了二十余首香港歌曲作为影片的配乐,竟然很匹配剧情,甚至音乐一起就让我们这些老影迷集体高潮了。加上很多巧妙的桥段模仿设计,比如设计胸罩的徐来从大巴上甩出,撞到广告牌上这个镜头就是致敬在《功夫》里同样被广告牌撞出胸罩的包租婆。致敬《英雄本色》《重庆森林》《阿飞正传》《大话西游》等经典的台词更是不一而足,还有酒店2046房间这些暗藏的彩蛋也成为影迷的津津乐道之事。
 
    更值得一说的是徐峥对香港黄金配角们的运用,请出了二十位大家面熟能详的老演员客串了香港的一位位代表性角色,比如包皮哥饰演拍摄古惑仔电影的执行副导演,黑社会代言人的林雪饰演丧父的黑社会孝子,石榴姐继续扮演老鸨,王晶还是扮演大导演……虽然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他们一出现,身上就蕴含了他们的一系列精彩影片的画面,都是带着光环的。这种运用有点类似《煎饼侠》,但要比后者成熟的多。
 
    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陪衬,其实影片的核心还是讲故事以及主角们的发挥。影片最具争议的便是徐峥搭档的人选,曾创造辉煌的前作《人在囧途》和《泰囧》里,他的搭档都是王宝强,而这次他用包贝尔替换了王宝强实在冒了很大风险。但我能读懂徐导的用心,一来王宝强现在是红人,档期很满,影响拍片进度。二来启用相对名气弱很多的包贝尔,出演费用可以剩下一大笔。三来,通过调教包贝尔,获得成功则可以显现他导演的功力。现实看下来,包贝尔还是具有一定潜力的,就这个角色而言,成功让观众觉得厌恶,就好比反派演员如果能招致观众愤怒,那就是成功的象征。包贝尔演的这个拉拉,是一名业余的纪录片爱好者,由于对DV记录的偏好和对家人的呵护,使得与主角徐来产生了无数的摩擦和矛盾,这才是本片喜剧性的初始根源。所以他的性格被塑造成了偏激和执拗甚至神经大条,这些都是戏剧的需要,这点无需商榷。就这对CP而言,是及格线上的,包贝尔成为新的一支潜力股。
 
    至于两位女主角,在片中其实是沦为配角的,赵薇一直是名气大实力弱的女明星,在电视剧之外,难有杰出的电影代表作(《亲爱的》算转型力作)。投资成功的她更加疏于表演,在本片中的表现也只能算尚可,现实中就购买了一个法国庄园的她在影片中还饰演了下自己,买了个酒庄送给老公。影片中更抢眼的反而是饰演徐来校园初恋的杜鹃,杜鹃是女神级别的模特,在《中国合伙人》里就有出色的发挥,成为了冷冷的校花代言人。
 
    影片的高潮戏是最后的高楼平台那段,在极端条件下的惊险戏是典型的好莱坞风格,在本片中被演绎得很精彩。其实这也是精彩改编下的致敬,是借鉴了著名的一部短片《平衡》,这充满了哲思和智慧的桥段将会被人久久铭记。
 
    综合来看,徐峥是个聪明的导演,也代表了上海人的精明。在第一部作品成功之后,立即成立公司,投拍系列,将收益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影片中巧妙的广告植入和票房投资,使得影片还没上映已经收回了投资,后面就剩下看漂亮的票房数字一步步被刷新。
 
    影片中也有一些成人元素,但被处理地毫不低俗,能顺利过审也是一种技巧。徐峥的“囧”系列将会延续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剑走偏锋。在中国的审片制度下,要想满足自己的创作广度,很多人走的是古装线路,比如最混乱的民国背景。但徐峥走的是境外线路,使得妓女、黑帮、赌博、黑警察、涉毒等颇具看点的违禁元素都能轻松放入故事里,屡试不爽。
 
    有人说,这部影片不那么好笑了。这是对的,因为本片只是带有喜剧元素的探讨婚姻和爱情关系的严肃故事,还是能带动观众思考的走心故事,中年危机遍布主流社会的七零后。仔细听那些台词,并不比韩寒弱:是时候跟过去道别了,我也该咽下这根美好的鱼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