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的电影《一步之遥》之所以被很多影迷期待,是因为他先前导演的作品《让子弹飞》引起极大观影热潮。在《让子弹飞》最后,演员台词中说,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又加上电影《一步之遥》的故事背景正好是北洋年间的上海,难免让影迷认为,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是在给《让子弹飞》做续集。
 
    从内容而言,电影《让子弹飞》第一次把这样的命题搬上中国屏幕:交战双方通过舆论造势的方式动员人民从而打垮对方。“舆论声势”四个字,是《让子弹飞》破题的关键。作为事实意义上的续集,《一步之遥》实乃也是在“舆论声势”四个字上大做文章。与《让》不同的是,《一步之遥》并非制造舆论声势动员人民从而打垮对方,而是人民半自动的产生某种舆论,对抗双方中的一方如何满足舆论制造更多的顺应舆论的假象置对手于死地。
 
    两部电影的传承关系,自然在于此处。不过,与电影《让子弹飞》相比,《一步之遥》又有巨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片整体结构的错乱。
 
    《让子弹飞》整个结构围绕干掉“周润发”展开,一线贯通,层层递进,形成巨大的观众观影期待。这是盖房子的主架。在这个主架基础上,我们会看到戏中对抗的两队团伙之间矛盾冲突的演化关系,火药味道被越烧越浓,最终以舆论战造势赢得胜利的方式告终。让影迷知道影片要干什么,从而制造更大的矛盾冲突逐步推进这个“要干什么”的目的,是剧本创作的一种方式。
 
    而反观《一步之遥》,它的整体结构是错乱的,影迷无法在观影十几分钟后便知道,该片的主要矛盾点在哪里,影片将走向哪里。直到“舒淇”吸大烟死于郊外,“姜文”正式成为“杀人犯”,也没有形成足够有力的两股对抗势力。这种剧本硬伤,则必然造成《一步之遥》的矛盾冲突远远不如《让子弹飞》激烈。
 
    《一步之遥》更像是漫无目的的散文化叙事,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拍到哪里,故事根本没有向前推进的动力,这是商业片的大忌。这种散文化叙事造成,姜文为主导方向的编剧老师们,太过于迷恋大上海的选美比赛,乃至于在根本没有故事冲突的前提下,对这场本可以迅速带过尽快进入后边戏份的选美比赛浓墨重彩。这种浓墨重彩造成《一步之遥》脑袋大身子小,长成了小萝卜头,编剧营养不良,电影人物则坑坑绊绊。
 
    第二,剧本桥段设定上的过分理想主义。
 
    《让子弹飞》具体到某些桥段,我们会发现,他们能有一个至少三折的反复对抗关系。比如,戏中“姜文义子”被冤枉多吃了一碗面的桥段。被冤枉,要打人,被拦住,剖腹自证清白,要为兄弟报仇,再次被拦住,这些剧情反复否定,制造剧情上的冲突感,升级了故事。说直白一点,就是,一浪更比一浪高。乃至于“姜文”与“周润发”互相算计,也是一浪一浪升级起来的。
 
    可是,到了《一步之遥》中,我们很难看到编剧们在剧情递进上的用工之处。整个大结构的错乱,已经造成两股对抗力量薄弱无力,而在具体桥段设定上,该戏又太过于异想天开,从而没有一浪高于一浪。
 
    拿选美比赛来例证一下。第一位选手出场惊艳无比,在第二位选手的表演上,则应该设定更加惊艳的招数,可是,姜文的编剧团队却给我们看出了再而衰的糟糕状态。第二位选手的表演,并不比第一位惊艳分毫,反而只是一种剧情上的机械叠加关系。可以说,两个人的出场,不过是为第三人“舒淇”的出场做垫脚石,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舒淇”表演的戏份要力压前边两人才行,无论在故事紧张程度、舞台惊艳程度,还是在服装、化妆、道具、导演调度上,都应该极力渲染才是,从而制造第三场的力压气势。可是,《一步之遥》给我们展示出来的结果是,“舒淇”仅仅通过几句卖乖的对白来压场子,这显然是压不住的。在影迷的审美中,这属于剧情上的“阳痿”,到后边,反而无力了。
 
    在某些具体桥段的设定上,姜文的编剧团队实在不用功夫。本可以想出更好的细节处理方式,从而制造剧情上的更进一步,却偷工减料,异想天开,拿软弱无力的故事贴补观众。这种偷工减料造成《一步之遥》在很多剧情转折上十分生硬,比如“舒淇”死后“姜文”即将沦为杀人犯的转折,处理的就太过于潦草写意。
 
    第三,话剧舞台词汇的过度运用。
 
    无论是独白,还是人物对白,姜文的历次电影中,都有将话剧舞台文本变为电影文本的特点。在《让子弹飞》中,这种话剧舞台文本的运用,也恰好营造出了一种影迷观影的剧情陌生感。“鹅城”本身便是故事,观众只有保持陌生感,才能形成情感认同,从而移情剧情所营造的幕后的政治生态关系。所以,高度话剧舞台文本的台词,反而是《让子弹飞》加分的地方。
 
    可是,到了《一步之遥》中,这种套路化的剧本写作技巧的运用,却在很多地方为电影减分了,而且减分的地方,都是观众熟知的剧情情感环境。比如,“姜文”与“舒淇”的谈情说爱桥段,再比如,“周韵”与母亲关于爱情的对抗性讨论等等。这些剧情,都是观众在现实中可以触摸的,如果依旧用话剧舞台文本的方式却创作剧本,则必然给观众造成一种虚假的审美感觉。影迷都经历过这些生活,知道谈情说爱及其与父母对抗爱情观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必然觉得这些高度话剧化的对白太飘。
 
    当然,在《一步之遥》中,一旦观众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桥段,如马厩与“葛优”桥段等,这种对白形式就十分幽默有趣了。必须要指出的,这种剧本创作的技巧,只能运用在观众无法切实去经历的桥段上,不然,必然露怯。
 
    第四,对白中的文化卖弄影响了剧情节奏。
 
    《让子弹飞》的对白,可以用“干练”两个字来概括。与之相反的,是《一步之遥》中的对白又臭又长,成了纯粹的卖弄对白,而非对白为剧情服务。剧情是要讲求节奏关系的,一个包袱是否能够炸响,也在于这种节奏关系的把控是否恰到好处。在《一步之遥》中,大量的试图炸响的对白都因为拖沓冗长卖弄文化而最终哑炮。
 
    比如,“舒淇”逼婚“姜文”,二人聊是否“I DO”一段。为了让这个“I DO”能够炸一下观众,不惜花大量对白在解释英文这个“DO”的由来,虽然看似学问满满,实则让观众在这种拖沓的对白中对最后的包袱炸开失去了最后的兴趣。
 
    类似的例子,在《一步之遥》中太多。大量的本可以成为包袱的地方,因为抖开的节奏不对,而偃旗息鼓,让影迷看了,也如蝇在碗。
 
    第五,主要人物的中途抛锚。
 
    在《让子弹飞》中,作为丑角出现的“葛优”在剧情后半部分死掉,就已经成为戏剧化冲突减弱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反映到《一步之遥》中来,姜文导演不仅没有注意,反而变本加厉。大量人物没有跟随剧情发展走到最后,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无缘无故的离开剧情。
 
    “舒淇”在剧情三分之一处死去,“葛优”在剧情三分之二后悄无声息,勾姐儿本身便可有可无……这些非常可怕的离席造成《一步之遥》的剧情磕磕绊绊,气脉到处受阻,观众审美愉悦难以被调动起来。
 
    同时,“周韵“入戏太晚,看似配角,最终又往主角身份上靠拢。“文章”角色可有可无,缺少基本张力。“牛犇”戏份纯粹恶搞,毫无生气。可惜了众多演员。
 
    第六,概念先行,却没有服务好这个先行的概念。
 
    《一步之遥》是想搭建一个假装顺应舆论置对手于死地的故事内核。姜文要做《让子弹飞》的续集,实乃是先有了这么一个概念,然后找了这么一个故事出来。可是,因为剧情结构的大问题,这个故事内核并没有被有利挖掘,相反,“姜文”和“周韵”之间的烂俗爱情却被无限放大,喧宾夺主。
 
    整体而言,姜文的这部《一步之遥》,很像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小青年所为,在精良的制作之内的,却是华而不实的故事。想玩某些具备政治隐喻的概念,却最终不能很好驾驭,故事讲的东倒西歪,观众看的昏昏欲睡。姜文如果不能在《让子弹飞》面前放空自己,接下来,还会是这样的混乱不堪。
 
    本文原载《凯迪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