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死君:从11月开始,北京电影资料馆就一直在做黑泽明影展,能够在大银幕上反复重温大师经典,真的是三生有幸。趁着这波热度,我们决定力推一下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及黑泽明研究者史蒂芬·普林斯的专著,也就是后浪近期出版的新书《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

为什么说史蒂芬·普林斯是黑泽明研究者呢?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专门写过一本《武者的影迹:黑泽明电影》,他还为知名DVD发行商CC做的黑泽明经典收藏版录制过不少评论音轨,而且都是主讲。可以说,非常具有权威认知度。

黑泽明大师自然是个很好的入口,不过我们今天重点要聊的,是如何写出一篇真正专业的影评。在所谓的影评遍地开花、褒贬不一的当下,或许我们早已看腻了各种热热闹闹的吹捧与吐槽。这次,不妨就从史蒂芬·普林斯老师的视角,来探讨一下电影批评这件事。

电影是一种精致有效的传播媒介,它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我们需要独立于任何具体的电影,去思考电影这种媒介究竟是什么。电影理论自成体系,尝试探究、阐释电影的本质,即电影作为媒介是如何运作的,又是如何为观众体现意义的。

如 何 写 一 篇 专 业 影 评

作者| 斯蒂芬·普林斯 [美]

摘自《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

电影批评既非对一部电影的缺陷或未曾实现的宏愿进行指摘,也不是评价一部影片的“好”或“坏”。很少有电影能被绝对地描述成好电影或坏电影。大多影片都融合了能产生良好化学反应的元素、实现或落空的初衷,并且几乎所有影片都含有不同层次的意义,高明的电影批评往往能够观察到这些,并进行阐述。

电影批评并非一种否定性的行为。电影批评家的解读能够为一部电影增加意义、丰富语境,并且培养观众鉴赏与理解影片语境、美学设计及其实现各种效果的能力。

作为一名撰写电影批评的学生,你需要考量一部电影的多层意义、风格和结构设计。通常,这意味着点明隐含或微妙的信息,指认并思考影片中看似矛盾的内容或价值观念, 描述并厘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以及最终创造一套新颖、有趣的解读或理解电影的方法。而最后一项功能正是电影批评的核心所在:创造可以开拓观众视野、加深观众对电影的欣赏的新的解读。

你的方法取决于你要在哪种分析框架下进行你的论述。比如,分析影片的类型,包括寻找和确认模式—类型所固有的叙事、主题以及画面。类型模式可以通过比较同类型但各有特色的影片得出。

若你要分析一部电影如何与某一类型相关,你可以明确这种类型的模式是如何在影片中呈现的,或进行了怎样的延伸。若类型模式变得过多,那么影片可能会偏离本属于的类型;但类型模式变得比较少或没有效果,又意味着它不那么属于某一类型。

有趣的类型模式变更往往是由创作者带来的。这种情形下,类型研究和导演研究或许会有重叠。约翰·福特的西部片就与巴德·伯蒂歇尔(Budd Boetticher)和安东尼·曼的影片有很大不同,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可以归结于导演风格和导演对于类型元素把握的不同敏锐度。

而且,某些理论模型也偏向于特定的类型。例如,精神分析理论在恐怖片和先锋电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类型的许多电影人都深受弗洛伊德作品的影响。侧重电影与社会议题的分析往往需要批评家阐明既定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元素,将其与社会态势进行关联,或者对某些电影中再现性别或种族的部分流露特别的兴趣。

这类批评家应该对电影规定的“习以为常”或“真实”的东西尤其注意,思考这种银幕呈现是如何不可避免地忽视、否认或抑制另类社会结构的。而批评家通过“逆其道而行” 与解构式解读,往往可以揭露影片涉及的性别和种族等社会结构的隐含意义。

斯派克·李是20世纪90年代第一位崭露头角的非裔电影人。《为所应为》是他的事业转折点,在全美范围内引发了种族问题的热议。

对影片形式的分析通常是关于影片的视听设计细节,阐释照明、色彩及其他结构元素如何表达含义。此类分析可能自成体系,训练学生观察、分析一部影片的视听元素, 也可能成为意识形态或作者论的一部分,并且实际上,这些方法理应发挥一定的作用。

若单从主题的角度分析希区柯克的影片,而忽视其作品中出众的结构设计,那么这种解读或许不如电影形式分析那般令人信服,因为后者能够说明视听元素与电影主题的关系,而希区柯克的主题往往蕴含于特殊的影片设计之中。

作者论探讨作者身份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聚焦于电影导演—虽然摄影师和编剧也可被当作作者被研究。与分析电影的类型相似,研究作者也需要寻找模式—能够凸显导演作品中一以贯之的风格化叙事、主题以及画面设计。

终其一生,希区柯克都对犯罪主题十分痴迷,而这无疑影响了他的电影作品。他曾研究分析了英国臭名昭著的谋杀犯的案例,因此塑造出了银幕上最经典的反派形象。《惊魂记》里的诺曼·贝茨(安东尼·博金斯饰)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恐惧的角色。

在撰写电影批评文章之前,你需要清楚了解这篇分析属于哪种理论范畴。例如,一篇分析电影类型的文章与一篇单纯分析电影形式的文章,在目的上就不同。

而一旦你对文章的目的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接下来就要把待分析的影片观看至少两到三遍。寻找电影中你觉得令人印象深刻、有趣且能够达成此篇文章目的的元素—如关键场景、角色互动、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设计等。找到这些元素后,对其认真描述。

无须做到事无巨细,只需将你正展开解读所需的镜头或场景阐释清楚即可。如果某处细节不符合预期,也不要勉强,因为你为电影分析所援引的例证是否有效,读者一看便知。将视觉设计的所有方面准确无误地标注,一字一句地引用对话,并且别拼错角色的姓名。学着辨识、指认从银幕上看到的内容十分重要。

摄影机不会“突然俯冲”—它在升降机、游架、推轨、推车上,或以斯坦尼康稳定器的形式绑在操作者的身体上进行移动。淡入、淡出镜头与叠化镜头的表现形式有着云泥之别。若批评家无法分辨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那么他的公信力一定会受到质疑。

在对老电影或植根于其他文化、社会的影片进行个人化的判断时,要秉持审慎的态度,因为老电影所反映的社会或许已不复存在,且与你所生活的社会大相径庭,而其他文化和社会可能恪守不同的行为礼仪与情感表达的准则。

保持审慎并非意味着规避当下—彼时电影工业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等偏见,唯有跳脱早期文化的谱系,方可显露其被忽视的内在含义。

深入研究影片所探讨的主题或议题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样你可以得到评价一部影片如何处理其所表现的问题的依据。观看同一位导演的其他作品或其他导演执导的相同题材或类型的影片也许会有帮助,这会令你对一系列作品愈发熟悉,并借此将你所分析的影片置于某种情境之中。

你或许也需要阅读其他学者和批评家对这部影片曾做的评述,因为这能促使你思维活跃、妙笔生花,也能让你看到其他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建构他们的论点和论据的。

然而, 你要牢记在心的是,批评文章的目的在于新颖、独创的解读,而不是将他人的观念再一次阐释。任何从已发表的著作中借用的材料都需要特殊说明,并注明出处,否则就是抄袭的行为。

在理性范围内尽可能地拓展你的思路,追问引申义。刚起步的作者或电影批评者的作品的缺陷在于没有充分讨论自己提出的论点或主题,而经验丰富的作者会对一个妙点子背后的丰富意义兴奋不已,并且知晓如何以不同领域的知识来探究这些意义。

刚起步的作者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在理性范围内拓展思路、追问引申义是电影批评家拥有优秀的写作能力、敏锐的分析能力和电影批评能力的有力佐证。新手通常拥有新鲜的想法, 却只是浅尝辄止。

在你检查文章的时候要仔细思量由你的论点所引发的议题,因为所有严肃对待写作的作者都会这样做,没有人会草率交付初稿,因为没有人能够出色到在初稿阶段就完美无瑕。你是否进行了充分考虑?在初稿写就之后,你还会时不时地冒出新鲜的想法。紧随这些想法,将其融入你自己的论证之中。

并不存在构建批判式论证的单一公式或方法。然而,所有适用于优秀写作的准则也适用于电影批评。我清楚地知道,你试图说服读者,让他们相信你对一部影片的解读揭示了普通观影中无法轻易觉察的重要模式和多层意义。

因此,你需要谨慎言行,令读者跟随你的思路,一步步地梳理你的论证—从描述论证动机到引用证据,再到结论陈述,不一而足。好的文章总是思路清晰、逻辑连贯并能以理服人。电影批评是一种修辞学层面上的行为,写作能力与让读者信服的思辨能力同样重要。

最后,要牢记,优秀的电影批评能够发人深省。如果你的想法足具挑战性,如果你在不同画面以及叙事片段之间所做的关联足够新颖并富有洞察力,那么,你的文章可以加深、拓展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理解,甚至会促使他们带着新体悟重新观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