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演员比尔·莫瑞在2010年接受一次采访时评价《功夫》是“现代喜剧的最高成就”,并说道:“这部电影上映的那天应该设立为美国喜剧的默哀日。”作为一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投资,并曾荣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功夫》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电影。它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内容也是和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功夫。但这部拥有中国文化内核的电影在美国却获得了极高的口碑,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部脱俗后的喜剧。
 
  众所周知,周星驰风靡中国这么多年的必杀技就是“无厘头”这三个字。新华新词语词典对“无厘头”这个词的解释是: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的风格固然是好的,它可以带给人难以想象的笑料。比如《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华夫人在激辩时,突然风格一转,两人突然笑脸迎人,对着镜头做起广告来了。这种极度没有逻辑、缺乏常理的突然转变让中国观众欲罢不能。但是无厘头也带了不可避免的弊端,那就是容易出现烂俗的笑料。这些在周星驰早期一些电影中比比皆是,以淫邪内容,或低级趣味来取悦观众。这些也不仅仅出现在香港电影中,美国的R级喜剧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喜剧片从来不缺乏以“性”为主题的黄段子。这些内容虽然能够赚得观众的笑声,但是本质是低俗恶心的。而周星驰在《功夫》中显然想做得更好。
 
  我们先看看多年前大洋彼岸的另一位喜剧大师卓别林吧。卓别林在做自己独立电影的初期阶段时,为了先为自己公司赚够资金,曾经一年就拍十多部电影,拍片速度奇快。后来从《寻子遇仙记》开始,卓别林大大地放慢拍摄速度,讲究慢工出细活。同时,卓别林还尽量追求脱俗的笑料。在他早期电影中,尤其是独立前的电影,低俗笑料也是源源不断,各种没有来由的闹剧,莫名其妙的摔倒充斥了他那时候的电影。卓别林究其一生都想追求脱俗的笑料。虽然喜剧是讲究夸张的,这是拍好喜剧的根本方法,但卓别林想追求一种完美的平衡,不是过度夸张的低级趣味,而是恰到好处的适当夸张,这样能拍出脱俗的笑料,拍出脱俗后的喜剧。卓别林自《狗的生活》开始,便秉承了这样的拍摄理念,拍出了《寻子遇仙记》《发薪日》《淘金记》《城市之光》《大独裁者》等经典喜剧。
 
  让我们的目光再度回到周星驰身上。周星驰早期也曾一年主演多部电影,后来自《喜剧之王》之后,就讲究慢工出细活。周星驰自《国产凌凌漆》开始首执导筒,至今已导演了多部喜剧片。他自己导演的这些作品都做到“脱俗”了吗?并没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功夫》是周星驰最为成熟的作品,因为它真正做到了“脱俗”。《功夫》这部电影,假使把其中所有的笑料都去除了,它也是一部十分完整、成熟的功夫片,主题仍然是周星驰一直热衷的“由人变神”的过程。同时,《功夫》中的笑料是周星驰如此多的电影中最为自然、最为纯朴的,这种脱俗的搞笑是能为任何民族任何文化所理解并接受的。例如周星驰想要找居民单挑那段,每次都是寻找他自认为最弱的对手,结果对手一出来都是人不可貌相。这段当然是夸张的,这世上可没有那么多奇葩的居民,但是这夸张是适度的,没有过度没有太极端,而是刚刚好,让观众发笑的同时又不觉得是低级趣味。还有后面周星驰多次被刀插到的桥段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笑料冷不丁地突然出现一下能够达到最好的喜剧效果。例如《功夫》中在三大高手临别时最后切磋一番后,娘娘腔裁缝突然就掉了下去,鞋子还飞了上来。还有周星驰在被火云邪神打的头都看不见了时,还要捡起一根棍子往火云邪神头上敲一下。还有高潮对抗火云邪神时,火云邪神话还没说完突然就叫了起来,因为被踩了脚。这样的笑料是如此简单、如此纯粹,任何年龄段、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欣赏的来。
 
  在《功夫》中,周星驰不用女人的奶子来搞笑(《情圣》),也不用恶心的粪便来搞笑(《回魂夜》),整部电影唯一能让你联想到“低俗”二字的笑料,可能只有酱爆那永远穿不上的裤子了,但这和周星驰以前很多电影相比,远没有那么低俗了。同时周星驰的表演也不像以前很多电影那样追求极度夸张,这次他选择以较为真实、平静的表演来诠释这一一心欲入歧途而最终回归初心的角色。《功夫》在美国虽然被评为R级片,但更多是因为暴力和血腥,而并非因为黄色段子或屎屁尿的低级笑料。《功夫》与那些美国R级喜剧,与之前那么多香港无厘头喜剧都不一样,《功夫》从其笑料设置来看,是很干净、很纯粹的。
 
    《功夫》的动作设计是很卡通化、夸张化的,极具想象力。但与此同时,它的整体风格基调,又是比较偏现实的。电脑特效也运用的恰到好处,完全为电影内容和风格服务。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功夫》是一部超凡脱俗、直入仙境的喜剧。正如比尔·莫瑞所说的那样,《功夫》的的确确代表了现代喜剧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