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次影片场景由异域转到了文化上较被中国观众熟知的香港,《港囧》依然保持了“囧”系的现象级热度。同《泰囧》中利用泰国文化制造文明冲突的打法不同的是,《港囧》中的香港更多是一种文化与情感上的依托,映衬了影片中年危机的主题,核心冲突让观众有了更多心理共鸣。
 
    《港囧》是部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电影,仅凭徐峥和系列招牌便能轻松博取票房红利,但这次影片主创班底并未选择走相对轻松加愉快的场面路线,相反走了一条极具挑战的道路。影片除保留原有冒险模式外,前集人物和人物关系被悉数砍去。徐朗成了徐来,不见了黄渤和王宝强,创作上可谓大刀阔斧。甩掉诸多前集包袱,《港囧》得以轻装上阵,在新的人物关系上揪着青春和梦想的尾巴,恣意驰骋。
 
    中年危机的点子对中国院线来说十分新颖。一个一大早晨就被妻子收了公粮的中年男人要在弹丸之地逃过各种艰难险阻去与初恋情人完成一次不可能完成的偷腥。这样一个点子从一开始就十分吸引人,且深埋着悲壮的泪点。徐峥扮演的徐来被生活的顺流改变了太多,被迫放弃了初恋和梦想。这样的设定一下让徐来成了有故事的人,人物一下丰满许多。扮演徐峥角色对立面的包贝尔被贴上了“被宠坏的富二代”的标签,在家人纵容下可以恣意追梦。主人公身份的改变打破了从前曾被两度消费的城客与农民工套路,带来许多惊喜。
 
    表演上,徐峥继续发挥表演优势,诠释观众喜闻乐见的都市小人物,一张一弛间笑点释放得游刃有余。一直不温不火,银幕角色给人印象不深的包贝尔此次被贴上了“大笑逗逼”的标签,虽然跟王宝强以往银幕形象有一定重合,外形略显山寨且依然辨识度不高,却也恰到好处地完成了给徐峥的捧哏。当徐峥带着小人物独有的真诚奔向女神却被铁套罩头之时,教人在欢笑中瞬间对徐来的幻灭感同身受,五味杂陈。铁头套虽然设计得略显荒诞,却是本片最大亮点,其象征意义不亚于《岁月神偷》里扣在男孩脑袋上的鱼缸,都有种让人说不出的莫名悲壮,瞬间让人泪眼朦胧。
 
    片中两位女性角色虽光环刺眼,人物设计却相对单薄。不论赵薇的圣母还是杜鹃的女神,都有着被贴上标签的生硬感觉,情感建立阶段也因太过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具体内容。赵薇的表演又回到了浮夸的”小燕子“时代,呈现智商与女富豪的身份非常不符。其实作为一个善良无辜的女性角色,在喜剧片里不一定非要捧哏,周星驰电影里的女主演就相对很正,因为周星驰十分清楚一旦打破这个气场,女性负责的情感部分就会大大减分,而女主演的喜感又不会给影片加分。至于一些资深评论人指出的杜鹃本身“模特感觉过强”,“不像艺术家“等问题其实并非重点,主人公徐来的主观意识里女神可以不食人间烟火。
 
    相反片中扮演两位香港警察的配角为影片加分许多,不论眼神还是肢体语言都令人印象很深。两位警察用国语笨拙说话的桥段依旧有《泰囧》的影子,效果却比《泰囧》欢乐许多。
 
    轮番出场的港星和海量香港电影插曲是本片最大特征。影片主创似乎是在努力在香港地图上寻找属于大陆观众的青春共鸣,王晶、冯勉恒、八两金、苑琼丹、田启文等明星出现的时候确实让人有些激动。配乐的处理上似乎有些适得其反。通常音乐的功用是代入,但大量的标志性音乐响起后,却给人跳戏感觉,略显过犹不及。
 
    动作戏也为本片加分不少,让主人公不再拘泥于二维世界的跑跳。片中墙外爬楼和最后大结局时建筑工地顶部的玻璃戏都让影片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可看性更强。
 
    本片最大问题在于片尾对主流意识的妥协。影片似乎是在鼓励年轻人多去尝试,中年人只适合安于现状放弃理想。”把青春还给青春“这样的设计看似是一部中式喜剧的唯一方向,其实一种仓促的办法。徐来大可以从妻子的亲情中找回恋爱感觉,然后带着妻子到麦田里重拾梦想并和初恋女神一起创办天使画廊扶植更多和自己一样有梦想的年轻人。
 
    编剧层面看,《港囧》总体构思和制作都好于《泰囧》,冒险之于也更加注重对情感表达,并完好利用人物关系和冲突制造冒险情节。影片执行上也可圈可点,尽管还有少许笨拙痕迹,显露的匠气和诚意却足以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