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及国产的科幻电影,就不能不将科幻电影一枝独秀的美国与国内做类比。要对照两国的科幻电影,就需要再向前追溯一下科幻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美国的科幻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比起中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要早大约半个世纪。1930年代科幻小说以通俗文学的形式大规模出现在美国,到1950年代达到第二个高潮,一直持续到现在,出版了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数不清科幻大师,培养了数不清的铁杆科幻迷,这也是后来美国科幻电影最忠实的观众群体。
 
    反观国内,1980年代是国内科幻小说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却被无情扼杀,个中原因不必细说。万马齐喑将近二十年,国内科幻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但是,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如今坚持创作科幻小说的作者寥寥无几,新作者也未能成燎原之势,国内科幻小说四大天王已经延续了十几年而没有什么变化。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与何夕,还是当仁不让的前四名。一般而言,顶尖精品的出现都是在大量普通作品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来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国内并不适用。就拿国内科幻小说基石丛书而言,出版的品类和推出的作者都很少,显然离着基石还差得很远。刘慈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横空出世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科幻小说创作群体未形成规模,科幻迷群体也不成气候,其影响力远远比不上一个普通明星的粉丝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航程,总是没有多少底气。
 
    基于此,我就对国内科幻电影发展提出一点粗浅建议。
 
    首先,仅凭着国内屈指可数的科幻迷群体支撑起庞大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国内曾经试水的一些科幻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都不太成功,很多已经沦落到烂片行列。国内的影迷多年来受好莱坞科幻大片熏陶,已经提高了欣赏品味,要想在这种虎狼丛林里杀出一条血路,其困难可想而知。《未来警察》《机器侠》只昙花一现就无影无踪,只有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以刻画底层百姓百折不挠的抗争与父子温情赢得了好口碑。如果将目光继续朝前追溯,李连杰的《冒险王》、张学友的《百变星君》,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樊少皇的《力王》都可以归类为科幻电影范畴。但是即使有这么多片子做基础,国产的科幻电影还没有形成气候。不管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众口一词的疑问:“中国有真正的科幻电影吗?”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这些电影从来不打着“科幻”的旗号上映,也只有周星驰有这个号召力,敢宣称自己拍了一部科幻片,还轻松赚取巨额票房。可惜的是,周星驰只有一个,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幻电影一定是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要像《钢铁侠》一样酷毙,又如《银河护卫队》一样炫目,既有《星际穿越》的大气,又要有《复仇者联盟》的精彩。这个想法并没错,只不过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即使老牌好莱坞在拍摄这类影片之时,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这也是为何炫目酷毙的科幻大片续集越来越多,而真正原创的科幻电影越来越少的原因。因为,原创意味着失败风险加大,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电影公司,是不会轻易冒这个险的。另外,这些赚钱的科幻电影,大都是根据漫威和DC漫画改编的,真正改编自科幻小说的卖座电影屈指可数。不根据任何科幻小说和漫画改编而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只有《星球大战》一部,仅此一部!可见,即使在电影工业化制作异常成熟的好莱坞,拍摄成功一部科幻电影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就给我们国内的电影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借鉴,那就是,不要轻易改编没有读者基础和人气的科幻小说,也不要尝试自己原创一部科幻电影,因为失败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由于科幻大制作是烧钱游戏,遇见不把钱当钱的土豪,当然可以拍着玩,成功了大赚一笔,不成功也没什么太大损失。但是这种情况极少,投资人制作一部电影,还是想要赚钱的。为了将风险降低,建议不要一开始就投资大制作,要从软科幻电影做起。就拿刚刚上映不久的《重返20岁》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软科幻电影,通过巧妙的创意,讲述一个重返青春的亲情故事。不需要什么大投资,只要将故事讲好即可;也不需要什么科技手段,关键之处模糊掉即可。像这类影片,国外也是数不胜数,诸如《源代码》《环形使者》《蝴蝶效应》《月球》《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前往目的地》等等。
 
    其次,可以讲一个带着科幻帽子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永远都不缺观众,即使拍得再烂,也有固定的观众群体。在拍爱情电影方面,国内的导演都才华横溢,只要稍加移植一些科幻元素,就可以做到。拍这类科幻电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吸引观众,积累人气。
 
    第三,要从微电影起步。国内很多突然爆红的演员,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红得莫名其妙。然而,他们在网络微电影里面已经耕耘了好多年,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比如筷子兄弟,从微电影走上大银幕,水到渠成。拍微电影,不需要太多投资,也不需要薪酬吓死人的明星,也不需要观众花钱,只要你的故事好、电影精彩,不愁没有点击率。况且,有无数的文化公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需要花个百八十万,即使对方是长相吓人、五音不全的破锣嗓子,也一样包装成歌星。一双破滑板鞋都能红极一时,有这种能力,让科幻微电影火红一把,有什么难的?
 
    第四,打造多元化的科幻电影。科幻电影不仅仅指的是硬科幻电影,大多时候还是以软科幻电影为多,甚至连软科幻也不是,而是多元化的科幻电影,可以将魔幻、科幻、爱情、悬疑、惊悚、武侠、战争等因素部分或者全部集中在一部电影里,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观众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看什么都能看到,做到符合各类观众的欣赏口味。当然,这种尝试比较难,但这也是一条能够走得通的道路。想想看美国的《复仇者联盟》,就是夹杂了科幻、奇幻与神话的大杂烩。
 
    第五,不要跟在好莱坞的的科幻电影后面亦步亦趋,一定要拍出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科幻电影。个人建议,将浩如烟海的神话故事改变成科幻电影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这个建议是有依据的,那就是著名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一句名言:任何科技只要足够高深,都与魔法无异。既然如此,古代的神话故事都可以看作科幻小说,只要添加一个科技主题,稍加改头换面即可。
 
    最后,电影制作者也可以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制作大场面、高特效、气势恢宏的史诗级的科幻电影。这条路最危险,也最具有挑战性,但是一旦成功,影响力将是巨大的。目前正在制作的《三体》科幻电影就属于此类。拍摄这类电影,除了要有一个优秀的剧本,更要汇集一大批有着丰富想象力的概念设计师,将小说中那多得数不清的、只能凭想象力才能实现的画面呈现在大银幕上。
 
    不管如何,行动永远比争论更重要,讨论得再热烈,也比不上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向前推进,只要迈开第一步,就朝胜利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