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高寿,对香港电影更是非常不容易。香港电影史也是社会变迁史,先后经历了启蒙时代,萌芽时代,峥嵘时代(有声电影),成熟时代,黄金时代,合拍片时代。
 
    19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业由盛转衰,而且一直未能复苏。其实在1980年代后期,香港本土的电影门票销量已开始下降;不过由于台湾观众支撑以及台湾资金的溢注],香港电影业仍能保持蓬勃进入1990年代。但到了1990年代中期,伴随台湾在GATT中电影配额谈判的失利,逐步开放美国大片,华语片不敌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大卡司商业片,香港最多曾经过有100多亿台币的资金在运作拍戏,几乎每部片都有台湾资金进驻,此时来自台湾片商的资金也渐渐枯竭,因此被台湾人视为“类国片”而从未设限的香港电影业一落千丈,收入减少了一半,再也付不起“巨星”们的高片酬。1990年代后期,港产片制作数字从1990年代初的每年超过 200部,下降至约100部(不过应该要注意的是:大部份减少的是“三级电影”。美国好莱坞卖座电影开始经常成为票房冠军,这是几十年以来未见过的事。讽刺的是,与此同时,香港电影受美国电影业主流的注意.并且有受欢迎的人物进军好莱坞,如吴宇森、成龙。2003年是香港电影业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经济继续低迷之外,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又称非典型肺炎、非典、沙士、SARS事件)病毒爆发,使许多戏院空空如也,并令电影制作停顿四个月; 该年拍摄的港产片只有54部 。两位著名歌手兼演员──张国荣(46岁)和梅艳芳(40岁)亦于此年相继离世,对电影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香港电影自1990年代中期起,十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最主要原因是香港电影市场结构。香港电影主要是靠商业片为生,需依赖对观众需求的掌握。然而不少从事电影创作的制作人都偏重于电影制作,对观众反应不关注,没有明确的观众对象,也没能力掌控发行的渠道。至1990年代,香港不少电影公司都因此而倒闭。而电影的抄袭、跟风拍摄的风气,过于起用当红的明星等问题造成粗制滥拍的电影愈来愈多,对编剧的创作能力之轻视,以至导演之起用没严谨标准,均大大降低了港产片整体素质。一旦观众对相类似电影因泛滥而生厌时,电影公司没掌握这点,就很易陷入困境。加上90年代后期的金融风暴严重打击香港,令香港电影的处境更加艰难。
 
    其实有不少大电影公司都明白电影素质有所下降,但他们都把原因归咎于盗版问题。他们认为,VCD、DVD及网上下载,如BT之类的盗版活动而使市民不愿进入电影院。他们强调,盗版问题令投资者不愿意投资电影业,因而令电影素质下降。然而,近年不少欧美电影在香港上映,即使票房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没有香港片那么大。而且随着VCD、DVD的普及,民众欣赏素质的提高,市民亦愿意购买正版的电影VCD、DVD在家收看。在这些电影业人士的催促下,香港政府逐渐就版权问题立法,并大力打击盗版,但仍然未能使香港电影业起死回生。根据观众的意见调查,造成香港电影衰退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电影素质的下降,而并非盗版问题。观众质疑电影业无视本身出产的电影的问题,亦未能与时并进,而把责任都推到其他人的侵权活动上。可是,电影业界的人士仍然认为没有盗版,电影票房会更高。
 
    造成香港电影衰退的其他原因,还有部份演员薪酬偏高、亚洲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衰退和香港整体市场萎缩等等。
 
    近年来,大部分香港电影均有中国内地的电影公司注资,香港电影亦因为CEPA协定而受惠。像《少林足球》、《长江七号》等都能在大陆打出名堂。而一些海外投资的港产影片,像电影《功夫》也为港产片打出新路向。随着与内地合作拍片渐成主流,界定港产片也变得愈来愈困难。香港电影金像奖有一套定义香港电影的方法[,不过好些符合此定义的影片,严格来说都不是港产片(如《功夫灌篮》、《渺渺》等)。而近年不少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华语大片,都混合了两岸三地以至外国的资金、幕前演员与幕后制作人员,令港产片的味道被稀释,因此有人慨叹港片没落,甚至认为港片已完成历史使命,但亦有人对香港电影持续发展的出路提出思考。
 
    踏入2000年,香港电影工业开始不断萎缩,一方面,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无数电影投资商损失惨重,另一方面,香港回归前后的大移民潮也让香港电影业大批精英流失,再者,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平民化,致使盗版、电脑下载猖獗,传统电影的盈利模式面临崩溃。踏入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两岸三地,电影院人烟稀少,香港电影业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愁云密布,进入最萎靡惨淡的低谷。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正式签订CEPA(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香港电影可以不限配额进入内地院线上画,并且中港合拍片模式也放宽,前所未有、最庞大的华语电影市场第一次向香港电影工业敞开大门,虽要面对新的挑战:大陆审批部门意识形态严重的审查与删剪、内地观众口味的摸索等多种不明朗因素,但大大鼓舞了香港电影业和电影工作者的士气。随着《无间道》的大放异彩,一大批曾对香港电影心灰意冷的投资商,偕同众多阔别电影界的台前幕后精英,再次从五湖四海归来重投香港电影工业。香港电影业激发复苏潮流。
 
    与此同时,香港电影的类型和香港电影工作者的方向也出现变化。一大群香港电影工作者返回内地,以中港合拍片的模式,拍摄制作大批电影,这些中港合拍片有别于传统的香港电影类型,一方面剧情上因为要迁就内地各地观众口味,而变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面对内地国家广电总局的意识形态审查和删剪,传统香港电影中天马行空的创意大大受限,面对内地电影市场的庞大潜力,香港电影工作者不断反思改进,务求能开创一种能平衡多方面利益的模式和局面。
 
    有别于北上拍戏的电影人,一大群香港电影工作者则选择留港发展,这群出师本土的新晋导演,如彭浩翔、黄真真、郭子健、伍健雄、麦曦茵、萧定一、钟澍佳、林子聪、黄精甫、曾国祥、郑保瑞、杜琪峰、岸西、许鞍华等等,他们能结合传统港产片天马行空的思维,融入新时代别具一格的语言,每位都自成一格,成功开辟了新世纪香港电影的本土道路。这些香港电影大多是中小成本拍摄,题材和表达方式新奇古怪、创意十足,既带有浓郁的香港文化情结,也能融入华人社会的点滴元素,实验探索味道浓厚,大胆运用各式灵活、创新方式诠释演绎,完全走出传统香港类型片范畴,也摆脱中港合拍片的框架,成功开创香港新世纪电影的风采。
 
    合拍片对于香港电影并非都是益处,从制作角度来说,合拍片规定必须有内地电影工作者的参与(包括制作,投资等),香港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会与内地电影工作者产生分歧,外加内地电影制片人会过度干预电影创作,强加个人意愿到电影当中。这就会影响导演原本想表达的电影的想法,这是致命的,这也是内地电影产业不成熟的地方。几乎北上拍片的香港导演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如何抉择,有些遵守内地制片商的意愿把电影改的一塌糊涂,用制片商旗下的演员一个表情演到死的演技放映在大银幕上,如何不叫观众吐槽?这就是困局第一点。
 
    合拍片分两种,一是香港题材合拍片,二是内地题材合拍片。香港题材的合拍片里面香港电影工作者占主导,内地的演员只不过是起到合拍送审打酱油的作用,再找内地电影公司融资就可以。香港题材的合拍片最主要的是通过合拍片这个形式来上映港产片,传播香港人的价值观。往往这种投资不会很大,当然票房也不会大爆。但对只认票房的内地电影市场,久而久之此种类型也会越来越艰难。内地题材合拍片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占主导,香港的演员和内地的演员在表演沟通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或者说不接地气。这个是两地电影文化差异衍生的问题。这样的电影上映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无以表达的不对味感,影响观众情绪自然全片的观赏度会下降,从而影响票房的最终走势。然而香港电影工作者在这过程中必须舍弃自己的一些东西来迁就,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风格是否独立产生很大的疑惑,从而茫然。这是困局第二点。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都是在东南亚卖埠,市场相对于内地市场很小。演员的片酬就不会跟现时拍合拍片相比。演员的身价不断上涨会让他们觉得内地市场是个捞金之地,不需要那么专业就可以轻松赚钱。内地电影市场起步较晚,电影英雄拉开了电影商业市场的序幕。从那时候开始内地的第一批影迷慢慢起来,发展到现在他们慢慢成为了票房的中坚。再加上艺考和选秀节目的狂潮,在市场需要下一大批人慢慢走到了台前,偶像明星占据大多数。偶像明星靠着那张脸来吃饭,演电影,发唱片。只要那张脸出现在他们的粉丝面前,票房不在话下。这时候观众就变成了不同的粉丝团群体,而没有一个客观对电影认知观众群,等于就是没有衡量的标准。制片商看到商机,便加大投资主打偶像明星,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整个电影行业就会变得畸形。内地演员带动北上的香港演员,不思进取,作业交出来烂片无数但赚满,什么专业演技自然成为了浮云。很多香港导演也迎合这种潮流,早已忘掉自己的原则,泯然众人矣。这是困局第三点。
 
    造星公司从过去的“造出一个明星我要永远让他红”到现在的“造出一个明星我再造一个明星”的批量生产。数量越多,质量就会越低。青春年华比较有限,当了演员之后自然而然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当导演,从而维持自己的受关注度和吸金力。然而有些从演员上升到导演的人是没有足够的技巧和驾驭能力的,外加自己从优越的家庭环境长大毫无生活阅历可言,改革开放的旋风一路刮遍全中国,那时候出生的人无不对拜金主义趋之若鹜,最后拍出来的电影里面的价值观都是扭曲的,郭敬明就是个例子。小时代里面的价值观会让一些父母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的人被深深的毒害。如此的空洞毫无思想的电影都可以大卖,这对一心一意花几年时间出精品但不被观众接受乃至票房惨败的香港电影来说,无疑是一个讽刺。内地喜欢跟风,这样的电影一多,香港电影便会效仿,赚足票房的同时也为合拍片敲响丧钟。这是困局第四点。
 
    近年来自由行人数的增加,来港旅游的内地旅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造成港人的厌恶,外加水货客抢奶粉等等造成了中港关系的恶化。在政治环境的恶化下,政治事件不断发生,在内地捞金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有时候为求饭碗自保不得已默不作声,独自流泪。但是有些香港电影工作者却秉着自己良知勇敢发声,你我都懂得政治生态被封杀已成惯性。这时候上面会要求一些在内地捞金的香港电影工作者为上面站台,这样就失去了香港本土市场。那些勇敢发声的人就失去了内地市场。如此一来,损害的最终都是香港电影,还造成社会撕裂,正中了圈套。面对这样的矛盾,香港电影就分为了两种,合拍片和本土电影。合拍片就是讲究大制作,中港结合,3D放映,商业大片,票房至上,质量第二(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合拍片是有质量的)。本土电影植根于香港本土,以三级片和喜剧片为主。香港人这17年来过得很不快乐,只能去看这两种类型电影解闷,这就是为什么《3D肉蒲团》和《飞虎出征》能够火爆的原因。但是香港本土市场要想回收大制作本土电影的票房必须要靠北上,一北上就会遭到广电“阉割”观赏度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合拍片大制作却难以表达香港人的情怀遭到香港本土市场的冷遇,合拍片的最终形成已经跟导演的最初初衷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如此的两极将会长时间困扰香港电影工作者们。这是困局第五点。
 
    合拍片的模式都是香港男演员加内地女演员。合拍片是个大舞台,没有了整个大舞台演员自我的关注度就会黯淡很多。内地女演员在合拍片长达十一年的过程中垄断了内地大银幕。而香港女演员被内地女演员抢去饭碗,失去提升自己开拓机场的机会。合拍片的香港男演员都是黄金时代的战将,演技是他们的代名词。内地的制片商不会找香港年轻一代的男演员,因为他们讲究商业利益至上,也不会给机会和时间培养香港年轻一代男女演员。他们的思维就是现在投资,马上赚钱。失去了大市场,作品就会很少,没有作品就无法提升自己。这就导致演员断层,青黄不接。自从03年以后,每年的影帝都是老面孔轮流坐庄,影后有好几届都是内地演员,香港女演员拿下的影后的作品不是矮子里跳将军就是感恩多年贡献回赠,未能做到03年之前金像奖的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这是困局第六点。
 
    面对困局,香港电影该何去何从。合拍片既救了香港电影,也摧毁了香港电影。合拍片让香港电影变得不伦不类,早已失去原有的特色。香港电影之所以现在还能够坚持,就在于一批有心人仍在做香港电影。合拍片十一年来不禁衍生出一个疑问:真的非内地市场不可吗?
 
    答案当然是NO,哪里有市场,香港电影人就去哪里。内地市场是个畸形的不自由的市场。在创作自由为第一的前提下应该考虑攻占其他市场,比如重回东南亚,台湾,日韩等等。必须以韩国人为师,让香港电影发展局同韩国政府开拓港韩合拍片来吸取经验和提升自己。当然,现时香港政府不会主动做这些。这必须要香港电影人的动员和提议,写信给香港电影发展局来申请。如果没有回应应当利用自己是香港电影人的品牌去呼唤民众一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意基础。如果港韩合拍片一旦成形对香港电影将是个机遇。整个电影工业的创新对重回东南亚,台湾等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香港电影出现不断翻拍的现象,如《扫毒》,虽可以重温情怀,但是却有弊端。重温情怀,始终是对旧观众,旧观众随着岁月的洗礼早已没有当年的亢奋,重温情怀不禁让其感叹年华不再,香港电影还是如旧。所以必须扩大观众群,开发新观众。这就需要创新能力,像东南亚这些市场,香港电影的创作自由是有的,这就等于有了底线,剩下这就是提升的问题。我想这难不倒香港电影人。香港电影不再单靠内地市场来生存,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来面对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正是因为合拍片必须要用内地演员,才会导致香港女演员的市场开拓不了。新演员加创新电影来培养新的香港电影观众这是出路,也可以跟东南亚,台湾加强电影合作交流。拍出有香港特色的电影在这几个国家上映来打破本土市场狭窄的局面,这样的话本土电影资金的预算就会加大,对于那些想拍香港特色但是不想上映内地的香港电影有着答案。如此就可以恢复香港电影工业师徒传承制。开拓这些市场就会焕发香港电影的不同题材的多样性,这样就有了创作自由的活力,不需担心阉割,只关注质量,香港电影人如此循序渐进,精品就会一部一部出来。香港电影人必须要明白用质量来推动票房,开拓有别于内地观众的电影市场,重振电影工业,这是王道。
 
    香港电影跟随着香港到了最紧要的开头,是消失于历史还是重新绽放。命运把握在香港人的手里。我相信香港电影会重新辉煌,任何困难也难不倒香港人,只因唯一代替不了的是香港人的脑,脑里面一直单曲循环着《狮子山下》。
 
    合拍片十一年了,已显颓势。是时候另辟蹊径,电影自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