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电影院跨年看完了据说是2015年最值得看的《老炮儿》。

    开头一幕的确有些眼前一亮。浓浓的京味儿,惨白的现实,久违的仗义,都让人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力量。

    但同时,这种刻意强调的历史冲突感也很容易让观者猜想到之后老炮儿将要面对的现实与内心的跌宕。果然,电影围绕着老炮儿和当下焦点的官二代、富二代之间的主要矛盾展开,让老炮儿这样一个带有唐吉坷德式理想与固执的形象与“小老百姓”理解不了也惹不起的阶层展开一场悲壮的较量。

    “在理儿”、“规矩”、“仗义”等等这些常常挂在老炮儿嘴边的老话,一遍遍地强化着他在这个让他感到越来越困惑和无助的时代中仅存的自尊,这一点点被小心维护的自尊是老炮儿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和信念。当他用“癌症”欺骗那些老哥们再次聚在一起时,其实就已经宣告了这种自尊和信念的彻底瓦解。

    小飞最终对老炮儿这个“以前只有在小说里才会有的六爷”的信服与感动,以及儿子晓波的转变,都缺乏真正的说服力,因为除了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怀旧与感伤,老炮儿身上那股早已褪色的所谓精神与个性,在真正的现实面前其实不堪一击。冷酷的现实,官二代、富二代的世界,不是个别唐吉坷德式的“遗老遗少”所能消融的。

    最后,老炮儿手挥长剑在冰面上冲向对方,最终倒地的悲壮一幕相信让不少人潸然泪下,这种仪式感、画面感和象征性都极强的场景显然是要营造一种伤感的理想主义,一种类似唐吉坷德向风车发起冲锋时的浪漫主义史诗。

    然而,小飞的眼泪,老哥们丰富夸张的特写镜头,以及电影最后晓波与问路者的对话,都不免让人体会到电影制作者对于大众观看心理和现实语境的迎合或者说妥协。电影一开始就试图表达的所谓现实主义力量因此不得不大打折扣。

    或许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憾,或者说掩盖主题的单薄,突出京味儿,突出人物善良而又固执的一面,就成了编剧和导演不得已的选择,而演员言谈举止的夸张,如话匣子的“过度表演”,便不难理解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文化和道德普遍下滑的当下,这类的电影受到关注和过度赞誉,一点也不奇怪。人们大都已然麻木,却又希望看到所谓质朴、纯真、血性一类的影视作品来怀念一下早已模糊的理想,或者刺激一下几近无感的泪腺。如《让子弹飞》《山楂树之恋》《西风烈》等等。然而,文化和信仰的普遍缺失,现实的诱惑与残酷,注定了不论是姜文、段奕宏式的血性男人味儿,还是周冬雨式邻家女孩,都注定了不过是观众心中昙花一现、自欺欺人的视觉幻象而已。

【作者微信公众号:艺术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