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系列是典型的以特效为主导的电影系列。但它又全然不同于其他的特效大片,这个系列电影的真正主角是恐龙而不是人类,而以动物为主角的影片拍摄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影片的主角或者看点是动物,这就造成了影片天然的剧情的薄弱,这不同于钢铁侠、外星人之类的以人类及人类视角为主导的电影,在剧情上可以任意发挥,而侏罗纪系列却受制于它本身题材的限制,从始至终它只有一个负责跑一个负责追,跑得慢的被吃掉的主题。当然从主创到观众在这一题材上也达成了某种创作共识,就是大家都是冲着看恐龙奇观来的,主角不会死配角被吃掉,加上各种跑各种追各种尖叫在其中,观众也便忽略了影片剧情而全然沉浸于刺激的场面。
 
    《侏罗纪世界》作为这一系列的第四集,不管在特效和场面上都有极大的提升,不但恐龙种类增多,还增加了一个转基因暴虐龙,而且奔跑的人类也比前几集多得多,看到公园里如此多的人类在跑以为会有一场绞肉机似的灾难,没想到这帮人仅仅受到了翼龙的攻击,而期待中的暴虐龙狂咬众人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问题就在这了,影片从众人登岛演到暴虐龙逃出,电影整个前半部分的铺垫都在告诉观众这么多的群众演员就是用来让恐龙虐的,但从成片上看起来,观众真正期待的暴虐场面并没有出现,可能因为电影分级或不想拍得太血腥的原故,导演将这么多群众演员浪费于公园的围墙之内,只以翼龙的袭击忽悠一下观众,我们所期待的人类混乱场面并没有出现,或者群众演员所应该达到的影片效果低于观众的期待值,这大概是很多人对此片不满的重要原因。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前两集的导演深深知道,这一系列电影在剧情上的缺失,必须靠精彩的细节来补足。而细节来自何处?无非就是恐怖气氛的营造和动作戏的设计。在这两点上此集均落后于前面三集。我们来看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第一集的开场,一只恐龙装于铁笼中,但我们看不到恐龙,一群工人要将铁笼运进公园内部,结果出现事故,一人被咬缓慢托入笼中,众人拿电棍隔笼猛击,这场戏只出现了一个恐龙的面部特写,仅靠昏暗的灯光(夜戏,有探照灯及电棍弧光),笼内恐龙的嘶吼及众人的手忙脚乱便营造出了惊悚的效果。这段戏花钱少,场景单一,拍摄又简单,这就是大导演真正牛逼的地方。第一集中还有一段厨房戏,相信大家印象深刻,两只迅猛龙和两个孩子周旋于厨房之中,像是在躲猫猫,这段戏区别于野地狂奔和群兽乱咬的情绪高潮,导演反其道而行之,将观众的情绪压低,而成功营造了逼迫感,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气氛。这场戏也是典型的花钱少见效快逼格高的导演必杀技。
 
    在第二集中类似的情节更多,霸王龙为了找自己的孩子欲将两节车箱推下悬崖,车厢外的人一边对抗恐龙一边设法施救,另一边是车厢内的人奋力向上爬,车外的人慌乱地套绳子,而女主角却摔在了车窗上,车玻璃渐渐裂开所制造的紧张感显然比霸王龙嘶咬人类来得更为强烈。
 
    如果说这种玩心理惊悚的场景一般导演作不到,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就以追逐戏来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前两集也明显高于后面的电影。回忆一下已时隔二十多年的电影我们还能记得什么。第一集中霸王龙追着吉普车跑,车的后视镜出现的霸王龙嘶吼已经成为经典镜头,后世的电影不断致敬加戏仿,比如《玩具总动员》中那只恐龙的致敬。还有第二集中一群人跑过草丛被一群迅猛龙袭击的场景,导演通过草地上恐龙跑过的一条条痕迹和扑倒人后高高翘起的尾巴成功的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再到后来几只迅猛龙追逐三人周旋于木屋内的场景,人物成功应用场景内的各种道具来躲避恐龙,从屋内到屋外,从地面到房顶,三个人两只恐龙的追逐互动精彩纷呈现。只在这里举几个例子,这样的戏在头两集中俯拾皆是,可谓处处精彩,但放在后两集则趋于俗套。
 
    如果你想把片子拍得老少皆益,不想太血腥,这样在电影分级中有更大的优势,这不能成为你把追逐戏拍得如此乏味的戒口。公园里那么多群众演员,导演并没有让他们充分的跑起来,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盒饭。再看第二集中的霸王龙城市追逐场景,花样百出的撞车躲避,人群的惊恐都要比第四集中翼龙的空中攻击要精彩得多。
 
    当然在本集中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五只迅猛龙如猎狗般被放出帮助人类攻击暴虐龙,还有影片最后暴虐龙、霸王龙和迅猛龙的混战,拍得均算及格,但每场戏都差一口气。这口气就是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把握和细节的设计。虽说本集在场面和特效上要远远高于前几集,但侏罗纪系列独特的营造氛围的方式,及精彩的细节设置本集导演并没有继承。那么多年过去斯皮尔伯格版本的恐龙,我们依然可以记住很多精彩的画面及场景,而本片这样的镜头却是少之又少。导演仅作到了如何让电影好看,充分发挥了特效的长处,却难以将电影拍得紧张,必竟惊悚氛围的营造需要天才的想法。
 
    没办法,斯皮尔伯格珠玉在前,这种神级导演随便拍个场景都要比一般导演高出几个段位。两厢对照,就知道这样的导演处于食物链的哪个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