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场面上说,恐龙打怪兽、人类打怪兽,肯定是相当精彩的。科技的进步,让这些恐龙愈发的逼真,而且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格局确实放大了,如果这有这么一个主题公园,我也愿意去看看;恐龙也更新换代,成为一个堪比哥斯拉的超级怪兽:自控体温、善于伪装、行动迅猛、暴虐凶残,关键是智商卓越,但是说到底,它还是人类制造出的怪物,于是结论来了,归根到底,人类还是最可怕的;或者说,贪婪的欲望最可怕。
除了震撼的场面,影片还兼具情怀与寓教于乐。
情怀上,它承接了10多年前《侏罗纪公园》的蛛丝马迹,当年“进过”公园的人,看到印有公园标志的文化衫、跟随主演走进已成废墟的旧址的时候,会不会已经热泪盈眶,毕竟,那也是你们的童年、青春抑或是沧桑往事。从这一点讲,你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电影的营销手腕,他们很会打感情牌,如同《速度与激情7》对保罗的怀念,如同"星爵"主演的另一部科幻大片《银河护卫队》对80年代的致敬。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在咱们中国电影还在搞什么粉丝经济、趁热打铁挣快钱的时候,人家好莱坞已经开始“玩深沉”了——情感营销或者说情怀营销,要的已经不是你兜里的钱,而是你对我品牌和文化的认同与忠心。心都被征服了,其他的,还不是信手拈来?!
寓教于乐,也是好莱坞大片多年来秉承的内在精神,因为他们面向的不仅仅是小镇青年、8090,他们会将“魔爪”伸向更弱小的心灵——00后小屁孩们。你就算算吧,凡是这种科幻大片,几乎都有孩子的身影:《侏罗纪公园》、《ET外星人》、《2012》、《星球大战》、《银河护卫队》、《变形金刚》……他们深知“从孩子抓起”的重要性,因为科幻这个东西,正是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们的菜;因为抓住了孩子,也就抓住了家庭,抓住了更多的受众。就比如我们家吧,就因为儿子喜欢恐龙,全家5口齐上阵,1张票变成了5张票。本片中,导演不止一次的将视角投向了孩子:孩子误入丛林,于是猛男带着辣妹去营救;孩子发现公园旧址,修好吉普车逃出重围;孩子在最关键的时刻告诉美女,要把霸王龙放出来与暴虐龙决一死战……你看吧,主角虽然是肌肉英雄,但孩子才是引领剧情的线索。导演也通过这些桥段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小看孩子,他们有着我们未知的能量;同样道理:你永远也不要小看或玩弄动物,你不尊重他,反过来他就会撕碎你!
所以影片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心怀阴谋的几乎都死翘翘了(当然逃跑的科学家没死,是为了给下一集做铺垫),影片再次重申:不懂得尊重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唯有爱才能拯救一切——多么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