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九月中旬,就传出了电影《山河故人》PK《狼图腾》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新闻,此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要知道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申报一部影片,而《狼图腾》绝非善类,中法合作,历时七年,国内票房过七亿,法国观影人数超130万,美国125家影院上映,简直是一场鸡蛋与石头的对决,虽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最终《滚蛋吧!肿瘤君》意外胜出,但《山河故人》的果敢和勇气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观众也对这部影片充满期许。

    《山河故人》由贾樟柯编剧并执导,赵涛、张译、梁景东、董子健、张艾嘉主演,用三个短小精悍又回味无穷的情感故事,讲述一个时间跨度长达26年的心路历程,从1999年到2014年,从2014年又到2025年。本片见证了贾樟柯导演的“三个第一”:第一部海外取景的故事长片;第一部英语对白电影;第一次在镜头中展现未来的场景。

    影片开场的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山西汾阳,涛(赵涛饰)和晋生(张译饰)、梁子(梁景东饰)是中学同学,一段三角恋也由此展开。晋生是煤矿主,梁子是煤矿工,俩人都喜欢涛,到底该选择谁成了涛心中的难题。在经历了矿主的温柔体贴百般呵护和矿工的拳打脚踢无理野蛮后,涛终于下定决心,嫁给煤矿主晋生,而同样爱着涛的梁子选择远走他乡。开场故事的三角恋,看似简单,却如同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一般。维特深深地爱上了绿蒂,而绿蒂也喜爱维特,但碍于和未婚夫阿尔伯特之间的婚约,不接受维特的感情,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维特离开了绿蒂。
影片中间的故事发生在2014年,也就是15年后,女主角涛已40岁,和煤矿主晋升离婚了,八岁的儿子张到乐判给了晋升,父子俩正准备移民去澳大利亚。涛的父亲意外客死他乡,张到乐的归来奔丧让悲痛中的涛有了些许安慰。而远走他乡的梁子被查出身患重病,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山西,在涛的帮助下,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涛和梁子再度相见的场景如同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题都城南庄》一般。“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是用来形容男女分离后男子追念的情形,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影片结尾的故事发生在2025年,也就是11年后的未来世界,涛的儿子张到乐(董子健饰)已长大成人,和父亲同住在澳大利亚的海滨城市里,父子俩因为观念不同交集甚少。而张到乐只懂英语不会中文,对母亲的印象更为模糊,内心苦闷和无处宣泄使他恋上了比他年长不少的中文老师Mia(张艾嘉饰),“不伦之恋”由此展开。

    片中的三个时间点1999年、2014年、2025年,分别代表着过去的人、现在的人和将来的人。贾樟柯导演巧妙的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辅以三个跨度巨大故事,三个特殊的年代,三个相互关联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遭遇和境况的改变,通过爱情、生活、工作的表现方式,刻画出“过去是浪漫,现在是残酷,将来是模糊”的深远意境。

    董子健的表现让人惊艳,不再是《少年班》里那个陪太子读书的泪人,不再是天才少年身边的陪衬,不再是为金枪鱼挺身而出的鲶鱼,而是真真正正的做回自己,为自己哭泣,为命运不平。董子健出演涛和晋生的儿子张到乐,从小移民澳大利亚,片中全程英文对白,一句中文没有,这对他的英文是个严峻的考验。不仅如此,董子健还成功的刻画出了一个拥有叛逆思想和思维、向往新生活的新新人类,同日渐僵化、充满病态的父亲格格不入,父子俩的思想一直在剧烈的碰撞,相互水火不容,父子关系名存实亡。这还不够,董子健在沉沦困惑之后,无处求索,母亲的模糊的影像时时刺激着他的神经,彷徨、无助、迷惘使他越陷越深,而身边的中文老师渐渐给予了他对母亲无尽的幻想,于是在“恋母情结”的爆发下,转而同中文老师张艾嘉上演了一段师生之间的“不伦之恋”。

    片中表现出的从小移民国并长大的年轻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下确实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家长将孩子送出国门,认为出国能有个好归宿和好工作,等自己老了可以投奔儿女,殊不知在国外长大的孩子,要经历多少痛苦和磨难。身在异乡是首要克服的难题,语言关更是如影随形。好不容易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内心又开始阵痛起来。说是外国人但身上留着中国人血;说是中国人又从小在国外长大,对中国的一切一无所知,只留有一个模糊的不成样子的影子;想回国又不敢回,时时处在矛盾中,如同在风雨中漂泊的游子一般。

    使中国电影名扬四海并备受瞩目,出现在第五代导演的身上,代表人物是张艺谋、陈凯歌等。他们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等方面,标新立异。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代表作有《红高粱》、《霸王别姬》等,并在90年代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金狮奖和金棕榈奖,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导演最辉煌的一代。不过,较为可惜的是第五代导演已全面向商业转型,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没少拍,像《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鲜有问世。他们在主题方面和创作初期相比已变的面目全非,不再是对中国乡土进行关注和解读,不再注视和同情中国社会的底层。

    幸好第六代导演已成长起来,扛起乡土气息的大旗,尤其是贾樟柯,以“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成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并获得国际认可。《小武》与《站台》是对80年代成长的青春追忆,其中文化元素如流行音乐的运用,非常好地复制了当时的文化氛围,而导演对于成长感受的清晰记忆与微妙表达,使他能够与观众形成很好的共鸣。《任逍遥》的时间滞后十年,是比小武更小的一辈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在这个电影里,导演拍的不再是自己的经历,而是他人的经历。

    在《山河故人》中,贾樟柯导演延续了自己固有的风格,三个故事浑然天成藕断丝连。不断出现的长镜头;主角大段大段的对白;标志性的符号:叶倩文的粤语歌曲《珍重》、包饺子、钥匙、跳迪斯科等不断闪现;标志性的人物:扛着大刀在街上走的男孩、主持婚礼和葬礼的司仪;标志性的动物:狗从小到大并逐渐老去;标志性的语言:普通话、山西方言、上海方言、英语;标志性的建筑:远处高耸的塔、破旧的平房;辅以边远地区的火车小站、舒缓的节奏、偏冷的色调,汇聚成了这部特色鲜明,极具时代烙印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