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告诉我,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每个人都说,这是黄金守则。但如果爱真的毫无界限、毫无约束、毫无条件,那怎么会有人努力去做正确的事呢?如果我心知无论如何别人都会爱我,那又何来挑战呢?我应该去爱尼克,尽管他缺点重重,而尼克也应该爱我,尽管我满身怪癖。但是很明显,我们双方都没有这么做,因此我认定大家都大错特错,爱应该有着诸多的条件和限制,爱需要双方无时无刻保持完美状态。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散漫无纪的爱,正如大家眼见的那样,散漫无纪的爱是一场灾难。这段话对这本小说,这部电影是一个最好的总结。

    艾米和尼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尽管在别人看来是如此,然而,在他们第五个结婚纪念日的时候,艾米突然消失了。此时的尼克,虽然惶恐,更多的似乎是一种解脱。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尽管艾米费尽心机的布置了一个尼克杀妻的阴谋,但是,阴谋的背后却是苍白的婚姻的真相。

    大多数夫妻从相遇到相爱再到婚姻是一个非常圆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仅仅截止到那段激情的结束。当人们陷入爱情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让自己发生改变,让自己更加接近爱的那个人。一旦进入婚姻之后,这种改变显得毫无意义,或早或晚,人们的真实面目总会在婚姻中暴露出来。当婚姻进入灰色区域之后,很多夫妻因为绝望而离婚,很多夫妻因为找到了彼此的相处之道而继续妥善的经营着自己的婚姻,相互包容对方不完美的一面。不管是怎么样的选择,都是人之常情,可是,艾米却有着自己的打算。

消失的爱:

    《致青春》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记忆犹新,我们永远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任何一段爱情的开始都是来源于彼此之间的怦然心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怦然心动成了爱情,有些怦然心动成了仇恨,不管怎样,这些怦然心动成就的永远都是婚姻的雏形。艾米和尼克尽管完美,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爱情中的绝望总是有相似之处,而艾米选择了一个最残酷,最黑暗的方式来祭奠自己死去的爱情。影片中的复仇贯穿了始终,这也是大卫.芬奇最擅长的演绎手法。

    爱情有时候只是一场幻觉,聪明人会享受这种幻觉带来的快感,而愚笨的人只会在这种幻觉中沉沦。尼克和艾米的爱情也从一场幻觉开始,在短暂的快感和激情之后,留给彼此的是黑暗中的隐忍和面具之后的残酷。生活继续,两个人都已经成了不能脱下面具的小丑,尽管这场闹剧已经结束了,可是两个人之间的表演永远不会结束。

消失的爱人:

    多面性是用来形容人的高频词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性词,影片中的艾米是非常明显的多面性人格的体现。和尼克恋爱的时候,艾米是一个十足的“酷女孩儿”性感,热辣,风趣,幽默,睿智,个性,独立几乎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面对这样的女孩,尼克自然是蠢蠢欲动。婚后的艾米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驱使逐渐成了一个落魄的公主,由于她缺乏自理能力,没办法妥善的处理这段特殊时期的灾难,导致她没办法融入正常的生活,久而久之,变成了怨妇。日记中的艾米是一个百分之百爱着自己丈夫的妻子,她善良,体贴,温柔,是一个毫无心机的家庭主妇。其实,这些角色每一个女人都扮演过,时间久了,忘记了自己只是扮演,婚姻的悲剧也正是如此,很多女人入戏太深,了此终身。

PS:

    本片给我的最深的感觉就是“女权”,尽管整个故事保持着独特的悬疑的氛围,可是,艾米的掌控欲却非常的明显。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让很多知识女性无法忍受现实中两性关系之间的不对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尼克出轨,而艾米要报复他的根本原因。女权主义在诞生的初期就带有非常明显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导致女权主义中情绪的宣泄远远多于理性的思考,甚至包括了牢骚,谩骂,诅咒等等形式。而艾米,也不过是生活的牺牲品,所以,她选择了报复这样的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爱情,对婚姻的不满。然而,这场博弈并没有胜者,或者说两个人都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