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起来就长了,要衡量一部电影到底为什么卖得好,卖得坏,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计算体系,不仅要计算电影的质量,还需要计算产业营销的力度,更要计算观众的认知,再加上各种微妙的场外因素,把这些算清楚,不像鸡尾酒一样可以调和得五花三层清清楚楚,而此彼此勾兑,难分难解,差一厘就失千里,更何况,每一样因素都没有明确的成分表和剂量。就以电影本身来说,佳片与劣作,就有无穷大的变数,除了涉及几十个科目的技术标准,娱乐性,艺术性,普及性,再涉及到观众心理的细微反应和观影的偶然性,那就简直比人心还要难测了。
不过,难度大,也并非一片混沌,像好莱坞经过几十上百年的运作,就已经得出了比较成熟的工业模式,一部电影拍出来,大概能卖多少钱,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我们的电影市场处于发展期,有更多不确定,同样也是有迹可循,例如《港囧》知名度和观众期待值摆在那,还没上映,大家就可以预计它的大概收成。
那么《头脑特工队》在北美和全球市场都大卖特卖,国内国外都是口碑爆棚,为什么没能获得相匹配的票房呢,窃以为无外乎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角色不够鲜明,情绪大臣的形象和功能比较雷同,没有一个像瓦力一样特点突出的角色,也不如玩具总动员;第二个是表现手法不够直给,缺乏动作、场面、奇观的视听刺激,而是比较偏重于心灵的感受,探索并呈现了人物的情绪与人生的关系。
由此就不难解释了,内地市场的观众的层次比较复杂,北方,南方,年龄结构,统一点喜欢群乐而不喜欢寡欢,所有能够引发全民一致感官刺激的电影,例如变形金刚,阿凡达,侏罗纪,或者玩具总动员这样有时代情结的电影才能大卖座,没有一个能眼前一亮的角色,自然吸引不了大多数。另一个就是观众的内心比较复杂,比较注重心灵的隐秘,不喜欢被揭开心灵,潜在的拒绝了这样讨论内心世界的电影。
《头脑特工队》的质量不可谓不上乘,技术不可谓不顶尖,但缺少了简单粗暴的刺激,而想单纯走内心系的路线,在内地市场自然难得成功。
电影能够被多少人认可,不代表全部的价值,这是公理。所以影评人和媒体也不必去苛责市场不公,也不必叹息观众不识货,每个人选择都是有道理的,有人爱抽烟,有人爱嚼槟榔,有人爱喝咖啡,在医生眼里都是自杀,但大家各自选择,并没有因此比有洁癖的人的寿命就短。少看几部好电影,根本不影响审美和价值观,可能学富五车的教授还很幼稚,也可能不识字的农夫早就懂得了菩提本无树的道理。
对于《头脑特工队》,喜欢的人就会去看,不喜欢或不关心的人就不会去看,大家都去看《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