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迪士尼与皮克斯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头脑特工队》在内地电影市场再度掀起观影狂潮,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比如有影评人认为其是“情绪电影的伟大开荒者”,指出其“脑洞大开,创意十足”;也有影评人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构,分析了人类情绪的运作机制与规律等。

    必须要承认,这是本年度可看性极高的动画电影之一,在多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媒介属性方面看动画艺术在人类情绪领域表现能力的延展;比如从哲学情感角度分析相互依存两个方面—快乐与悲伤;再比如从叙事层面分析电影艺术领域多次表现和讨论过的故事主题—成长。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动画电影无论是在实现技术上再怎么先进、画面风格上再怎么有特征、叙事结构上再怎么有创新、表现领域上再怎么有延展,最终打动观众的,一定是表现人的情感。作为友情的载体,在本片中,作者就塑造了一位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童年时期的忠实玩伴BingBong。
 
一,童年的忠实玩伴,分享着你的快乐,陪伴着你的孤单。
 
    影片中的Riley是独生女,从小的玩伴除了父母亲,大概就是BingBong了,不过影片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将BingBong的实体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Riley把客厅当成街道,拖着小车在屋内跑动打闹;把浴缸当成大海,在缸内戏水玩耍;把沙发当成山涧,跳过岩浆流淌的悬崖。我们不能否认,Riley就是在和自己玩耍,如同我们自己的童年一样,看起来是自己和自己玩,实际上我们都有过一个假象的玩伴,它可能是一只会说话的猫,也可能是一个机器人玩具,甚至,甚至可能是动画片中的某个形象,孙悟空、黑猫警长…

    童年是一个看起来无法理喻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即使再多的陪伴,父母也无法深入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那个世界有我们想象出来的朋友,它是我们最忠实的玩伴,无论白天或者夜晚,无论天晴或者下雨,它都陪伴着我们,在草地、在教室、在被窝、在地板上撒泼玩耍;无论我们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我们是强壮还是弱小,这个玩伴始终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中的BingBong,它分享了我们的快乐,慰藉了我们的悲伤,陪伴了我们弱小而又孤单的童年。
 
二,被遗忘的朋友,一个人继续完成两个人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成长,冰球、朋友、父母、学校…当这些新鲜的事物逐渐走进我们生活的时候,BingBong也正在逐渐的被我们遗忘。当BingBong再次闯进观众的视野中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Riley已经经历了搬家、父母冷落、教室落泪、友情崩塌等多重变故,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那么那位被我们遗忘的BingBong又过的怎么样呢?
  
    从影片的描述来看,BingBong一入场,便是它开玩笑说不要Riley了(“I will take you,but Not you”),但是它马上又改口说我开玩笑的,我可离不开你(Who am I kidding.I can’t
Leave you),BingBong一个人游荡在Riley大脑的各个部分,收藏着与Riley有关的所有的有趣的记忆。在这一段中,通过Joy与BingBong的聊天,我们才知道幼年时期的Riley其实是一直有BingBong陪伴的,他们一起开乐队唱歌、在室内追逐、用扫把与小推车做成火箭,他们曾有一个梦想,要坐着BingBong的火箭车去月球。

    我想起来一句话,是描述宠物狗与主人的,说“对于人来说,狗狗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宠物,我们还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有亲戚,有朋友,有音乐和啤酒;而对于狗狗们来说,它们却,只有我们。”实际上,对于影片中的Riley和BingBong又何尝不是呢?诚然随着Riley的越来越长大,她的交际圈也开始慢慢变得广泛,她有父母、有朋友、有学校、有冰球队、还有来自加拿大的男朋友,而我们的BingBong却永远只有与Riley在一起的一点一滴、一分一秒,它独守着两个人的欢乐记忆,一个人坚守着当初两个人要去月球的梦想。

    有人说,遗忘是不知不觉的,有时候我们故意想忘记,却往往记得更清晰;而有些很快乐的事,我们明明想记住,却不知不觉的就忘记了。他们就像BingBong和我们幼时的梦想,伴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淡出我们的记忆圈,直到有一天我们再也想不起来。

三,有一种友情叫BingBong,用我的生命,点燃你的梦想。

    影片有铺垫,当Riley不再在乎某个记忆的时候,那个记忆球就会褪色,然后被扔到记忆垃圾场,最后烟消云散,再也无法回忆。

    当Joy与BingBong一起坠入记忆垃圾场后,Joy尝试着爬上去,而BingBong却已经消失了一只手了。Joy拿起了那些被遗忘的记忆球来,其实Joy何尝不是Riley的忠实玩伴呢,只是她从未意识到,很多时候,悲伤和快乐其实是相对的,没有悲伤,又哪里来的快乐呢?明白这一切后,Joy和BingBong打算依靠BingBong的火箭车飞出记忆垃圾场。遗忘的记忆球不断的在消失,他们又唱起了小时候的歌“谁是全能小冠军,想用歌来把话讲,你有个爱玩的小伙伴他是谁?BingBong,BingBong!搭他的火箭让你高呼万岁!BingBong,BingBong……”然而两次之后,他们都没有成功,BingBong的整个手已经消失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上去了,却面带微笑很绅士的对Joy说再来一次。最后一次,他们依然高唱着小时候的歌“BingBong.BingBong!”,伴随着渐起的背景音乐,BingBong就像火箭分离一样,微笑着决然地跳下了火箭车。最后BingBong嘱咐让Joy替它完成一起飞往月球的梦想,便永远的消失了,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微笑着BingBong,BingBong。

    看起来似乎有点煽情,然而经过之前的铺垫,到了这个阶段,我却依然忍不住泪流,这一次,我没有像观《疯狂原始人》那样,害怕被身旁的编导男看到,强忍住自己的情绪,而是在黑暗的影院任由自己的眼泪不断的溢出。我想起了,我想起了《地心引力》中的美国绅士马特,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把斯通博士推上了俄罗斯空间站,而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无尽的宇宙太空,我想起了包括《星际穿越》、《太极旗飘扬》等无数个在那个庄严而危机的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让自己坠落深渊的角色。

    这无疑是电影的一种煽情手段,然而这种煽情并非是毫无铺垫的“廉价”和“做作”的煽情。它通过对BingBong与Riley幼时的铺垫,到少年时期,Riley的遗忘与BingBong的守护,再到最后BingBong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一系列的描写,已经成功的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人的情感的BingBong。
 
    我们都曾有个BingBong,然而,我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的模样。我想它一定是像BingBong一样,在某一天,当我决定要向着更大更远的世界勇敢的走去的时候,它微笑着坦然了自己,化成了一块铺在我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