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带着些许戏谑和荒诞构成了一幅幅怀旧而热血的剪影,尽管,我没有经过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可是,那个年代的疯狂已经在诸多文学作品和影像中目睹过。对很多人来说,那个年代的确是黄金时代,很多人心怀满腔热血从城市走进乡下,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段,成为一名知青,并且笃定的相信自己的价值。那个年代充满热情和干劲的年轻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动力。当我走进电影院,看完《一步之遥》之后,我觉得,北洋军阀时期才是真正的短暂却疯狂的年代。
 
    1916年袁世凯去世之后,整个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时期,在这期间,中央政府的中心是段祺瑞,这个男人和其他的统治者不同,他主张言论自由,对过激的言论才去放任和宽容的态度,这也使得北洋军阀时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灿烂,最疯狂,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我想,姜文将自己的电影放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百无禁忌和这个时代的无限可能。
 
    疯狂的年代必然会造就疯狂的故事,而马走日和完颜英便是疯狂的产物,一个认真的女人遇上了一个天真的男人,两个人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情让人意犹未尽,最后以悲剧来收场,一个短暂的时代,一份短暂的爱情,两者之间恰好是最完美的匹配。
 
    说到底,这部片子还是因爱之名。
 
    疯疯癫癫,如梦如幻,这部电影是拍给做梦的人看的,醒着的人或许不明白其中的悲伤,而做梦的人或许会在这场华丽的闹剧中流泪惋惜。和《让子弹飞》相比,《一步之遥》的个人风格更加明显,不仅是姜文任性的玩了一次,也是他的人生观,爱情观,权力观的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他是一个浪漫的男人,他的浪漫在影像中表达的近乎完美,尤其是那种带着情绪式的自我阐述让人听见了一个人的悲哀,一份爱情的悲哀,一个时代的悲哀。
 
    完颜英为什么非马走日不嫁?
 
    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在自己该嫁出去的时候没有嫁出去,这样的悲哀,完颜英自然也没有逃过。她之所以非马走日不嫁,是因为很多年以来,只有马走日陪在她身边。作为选秀皇后的完颜英,身边自然不乏优秀的男士,如果那些男士肯开口娶她,她也未必不会将自己托付出去。只可惜,她的枕边人都不过是过客。完颜英喜欢马走日,是因为多年来的不离不弃,不管她在哪儿,在干什么,她的生命总是和马走日仅仅的连在一起。久而久之,她将他看作是最后的归宿,她非他不嫁,看中的也就是这份漫长的陪伴。有句话叫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用在完颜英和马走日之间也不为过,只可惜,这种“告白”只有一人理解。
 
    马走日为什么不娶完颜英?
 
    马走日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可是,对完颜英这样的女子,他却用自己的方式爱护着,守护着。可是,和自由相比,这些爱情似乎显得微不足道。马走日是一个喜欢自由的男人,喜欢热闹,喜欢笔直的大白腿,喜欢性感的小蛮腰,喜欢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喜欢声色犬马,歌舞升平。而完颜英不懂,自由对男人来说比婚姻更重要。马走日不娶她并不是因为她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她爱的太用力,他怕自己辜负了她。每个男人都有表达自己爱情的方式,对马走日来说,爱她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她自由。而他并不知道,完颜英想要的并不是自由,而是一个以爱之名的枷锁。
 
    影片有亮点,自然也有问题,话唠式的对白夹杂着生硬的幽默,奢华的布景掩盖不了台词的苍白,奢华的排场,美轮美奂的场景,一切的元素都尽可能的无限靠近完美。但是,整部电影输给了故事,这样的故事其实是整不住这样的形式的。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尊重“留白的艺术法则”。一部电影如果被塞的太满就没有了回味,没有了千回百转的意犹未尽之感,《一步之遥》就是这样的电影。姜文将各种元素都塞在电影中,不仅没能让整部电影丰满起来,还让电影失去了一些原本应有的诗意和浪漫。